“委员讲堂”探讨新时代中小学科创教育的挑战与突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王丽郦 文/图
08-22 19: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建无围墙学校设无边界课程育个性化人才

8月22日,市政协“委员讲堂”邀请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党委书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明德高级中学书记兼校长鲁江围绕“打造创新人才竞相生长的热带雨林 新时代中小学科创教育的挑战与突围”开讲。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参加活动。

在当前这一风起云涌的时代,面对AI的巨大冲击,中小学科创教育如何突围?鲁江结合明德实验学校办学经验提出,要建设自由开放的未来学校,培养拥有创新之脑、好奇之眼、雄辩之口、创造之手、丰盈之心、健康之体、责任之肩、乐行之足的引领时代的创新人才。

鲁江认为,自由开放的未来学校的建设,首先应从一元到多元,建设社会协同的无围墙学校,也就是构建一个多元开放的资源系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能量,在有限的校园里做无限的教育。其次是教育从共性到个性,开发系统多维的无边界课程,推动教育向“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的更高水平迈进,让不同成为更大的不同,而不是让不同都成为相同。

此外,鲁江认为,应该从被动到主动,探索自主驱动的无制式教学;从线下到线上,建设虚实融合的无时限课堂;从低效到高效,实施自动精准的无感化管理;从专职到兼职,重组跨界融合的无校籍团队;从尺度到温度,实施润物无声的无痕迹教育。

“学校是森林,在这里全物种生长,全角色涌现,万千物种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张力,构建一个枝繁叶茂、树高林密的未来教育的热带雨林。”鲁江说。

【委员档案】

鲁江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党委书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明德高级中学书记兼校长。

正高级教师,北京大学全国名校长培养基地导师,深圳市决咨委专家、市政府督学。带领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发展成为有五个校区的十二年一体化公立教育集团,连续四年获评全球基础教育风向标学校TOP100。

曾荣获广东省南粤专家型校长、省南粤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名校长、市十佳校长等称号。主持多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课题,荣获深圳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型》等四部专著。2025年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界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情况。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李斌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通讯员 王丽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