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是未来生力军。自2018年以全国十佳成绩通过国家示范区复审以来,南山区持续创新学生营养工作模式,聚焦学龄期儿童,从家校卫协同网络、体卫融合网络、精准干预网络三大维度,为孩子的营养与健康全方位赋能,跑出儿童营养健康“加速度”。
第一维度赋能
“家-校-卫”协同 提供“新动能”
2019年起,南山区启动“家-校-卫”三方联动健康教育模式,由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联合统筹,区慢性病防治院牵头,协同公共卫生机构、示范学校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形成职责清晰、三级贯通的工作框架。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将营养健康融入日常教学和家庭生活,确保健康政策与资源精准到班级与家庭“末梢”,营造共促学生营养健康的良好氛围。
第二维度赋能
体卫融合成儿童健康“新引擎”
让学生吃得营养、动得健康,创新体卫融合机制成为南山经验亮点。区卫生健康局与区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南山局协同推进学生营养带量配餐,全区中小学校自有食堂智慧配餐平台全覆盖,保障校园餐安全均衡。
运动方面,全面实施学生“阳光运动1小时”计划,自2024年起,17万名中小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覆盖率100%。
近年来,南山区人民医院、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南山慢病院等设立面向全人群的体重管理门诊,融合营养、运动、中医等多学科力量。在此基础上,南山区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公立医院及社康门诊建设南山区儿童肥胖标准化门诊,学生肥胖管理资源更加丰富。
第三维度赋能
精准干预形成儿童健康“新高地”
健康教育要生动,干预更要有“靶点”。南山区收集全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绘制覆盖110余所学校、34万余名学生的“学生肥胖地图”,精准锁定高风险学校和人群。组建56人健康家委会和营养讲师团下沉指导,在5所试点学校为800余名超重肥胖学生进行体成分筛查,识别隐性肥胖。
干预采取“线下集中+线上指导+同伴训练营”的模式,全程跟踪管理。2024年,干预学生人均体重下降3.46公斤,BMI下降1.8。
用数字说话
南山小学生超重肥胖率不断下降
南山区学生体检监测数据显示,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近五年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6.9%将至23.8%。数据背后,是孩子们更均衡的膳食、家长更科学的养育理念和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李斌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