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周年总成交破万亿
读特记者 熊子恒
2017-12-04 23:12

12月5日,深港通开通满一周年。在一年的时间中,越来越多的外资北上流入国内资本市场,A股投资风格发生切换,围绕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投资理念正在深刻影响着投资者。

●两地资金成交日趋活跃

在去年深港通开通之初,外资买入的总额度限制即被取消,新增的深市标的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大量外资布局其中的优质上市公司。

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发现,截至12月4日,北上资金通过深股通成交金额达8821.51亿元,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成交金额达4126.35亿元,总成交金额达12947.86亿元,突破万亿大关。

对比开通之初不温不火的局面,在一年的平稳运行中,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其中通过深港通布局两地市场。数据显示,深股通日均交易金额由开通首月的15.41亿元提升至最近一个月的73.77亿元,增幅379%;港股通日均交易金额由开通首月的4.54亿元提升至最近一个月的38.4亿元,增幅745%。

深市业绩增长稳定、估值较低的一大批行业龙头成为海外资金重点布局的对象。从成交活跃度来看,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康威视等价值白马股是外资重点配置对象,一年内总成交金额分别达575.34亿元、467.67亿元和718.82亿元。另外,不少具备创新特征的科技型上市公司也被备受外资青睐,京东方A、蓝思科技、科大讯飞等股票也受到外资持续布局。在港股市场,腾讯控股、中兴通讯、融创中国、中国恒大和吉利汽车等行业龙头股票被内地投资重点布局。

在海外资金持续买入的推动下,蓝筹股得以在今年的行情中独领风骚,为年初提前潜伏的投资者带来可观收益,海康威视今年来涨幅接近140%,美的集团一年中的涨幅也超过80%。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深港通经过一年的运行,境外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的程度不断提高。随着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深港通对A股投资风格切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趋于形成。在监管层依托深港通深入推进A股国际化进程的背景下,预计这个风格切换会在未来继续延续。

●A股对外开放有望提速

沪港通、深港通提供了便利的交易渠道,吸引大批外资进入A股市场。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境内人民币股票资产超过1.02万亿元,外资持股A股市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外资总体呈现增配A股的趋势。在深港通运行期间,A股也成功纳入MSCI基准指数。“深港通开通一年来成绩斐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深入。未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更大更强,惠及全球资本市场的程度也将会更深。”宋清辉指出。

从当前监管层的动向看,随着外资参与国内资本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对外开放将不断提速。“深港通的开通便利了两地投资者资产配置,提高了深市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带动了证券行业发展国际化。” 深港通总经理王建军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将研究推动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证券范围,优化交易日历安排,持续完善跨境资本服务机制,健全境内外投资者服务体系,积极建设世界领先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以沪港通、深港通尊重主场原则的互联互通经验为鉴,希望内地商品领域也可以进行相关尝试,内地交易所的好产品通过香港,让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参与进来。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