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促光明展新颜 品质提升助光明更靓丽
读特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何旦喜 曾园俐 李鹏龙 文/图
2020-10-09 13:50

天蓝地绿,繁花似锦,大美光明,生机盎然。

如今,从市中心开车沿着龙大高速来到光明,放眼望去,道路开阔顺畅,绿树繁花相映成趣,点缀两侧,构成~道别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在光明区成立两周年之际,记者从光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两年来光明区持续推进公园之区建没、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提升道路绿化景观品质等,促使城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同时,围绕建没“开放创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绿色智慧之城”的主题,光明乘风破浪,正在迅速成长为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活力城区。

全力建设公园之区 “蓝绿”本底深耕厚植

“在那荷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荷花倒映在明净的水面,绿树环抱着秀丽的村庄。啊!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在修葺一新的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玉龙湾公园内,当音乐响起,喷泉喷涌而出,居民欢呼雀跃。

近日,记者从光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经过3个月紧张施工,作为光明区民生工程之一的玉龙湾公园提升项目已完成施工并于7月1日向广大市民开放。公园内有音乐喷泉、有荷花栈道、有清风走廊、有荷花地雕、有文化景墙、有阳光草坪……项目完工后,为附近居民营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滨水休闲活动空间,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玉龙湾公园提升项目仅是2018年成立行政区以来,光明区开展公园之区建设、社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市民幸福指数提高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8年以来,光明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定位和使命,依托“山水田林湖”生态优势,制定《光明区公园建设专项规划研究》,设立“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总体目标,按照“一心五片四廊”的公园空间布局,做好山水文章,建设公园之区,着力提升全区人居环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深圳北部中心、世界一流科学城。

光明行政区成立后,全区新建公园113个,6个获评市财政支持优秀项目。

截至2020年8月,光明区持续发力、稳步推进公园之区建设,新建公园47个,公园总数达260个,总面积达203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30.85平方米,高于全市14.94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在推进“公园之区”建设中,光明区立足长远,规划先行。2019年1月,光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各街道配合,继续深化并完善公园专项规划编制,规划以“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为总体目标,通过慢行系统、河流水系等各种绿色廊道串联,将光明建设成为自然公园环绕、城市公园镶嵌、社区公园棋布的深圳最美“公园之区”,实现“500米见绿、2公里进园、5公里到达森林公园”。

城管统筹,区街联动。光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统筹全区公园建设,按照一盘棋一体化的思路,对全区公园项目建设进行行业统筹和技术指导。如森林公园、市政公园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负责建设,社区公园由各街道负责辖区内项目建设,河流水系、滨水湿地公园由区水务局、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地产周边绿地、口袋公园等小型公园引入社会投资代建。

全区公园体系分为自然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其中自然公园3个、城市公园61个(包括河流水系公园)、社区公园196个,分别由区园林中心和各街道市政、水务等部门管养(企业投资专类公园除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贯彻落实“三分建七分管”的管养理念,督促全区绿化管养责任单位加强绿化日常管养,全过程监督人、车、水、肥、苗及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对门户区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监管。同时光明区城管部门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水准,有的放矢,实现精细管理。在加强绿化管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园服务设施,例如建设停车位缓解“停车难”等。

城中村蝶变“城中景” 刷新光明美丽容颜

如今,走进凤凰街道塘尾社区面前岭城中村,只见路面清洁,道路两边规划了停车位;沿街商铺招牌统一设置,兼具个性化与辨识度;背街小巷有电动车停车位;片区全部实行围合式管理。昔日“脏乱差”的城中村已成为历史,“颜值”“气质”大幅提升,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塘尾社区面前岭城中村居民麦先生高兴地说:“城中村旧貌换新颜,安全隐患消除了,物业租金上涨了三四成,居民收入增加了,市容环境更靓了,感谢街道和社区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面前岭从内到外美丽蜕变,只是光明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了消除城中村各类安全隐患突出、市政配套不足、市容环境较差等问题,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为期三年的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根据《光明区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1+12+6”文件,光明区在十项工作任务工作基础之上,另外增加物业管理和绿化品质治理两项任务。

行政区成立后,光明区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举措,全方位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目前,已经完成110个城中村综合治理,获评市财政支持优秀项目95个,奖补资金居全市各区第一。

光明区110个城中村实现精彩蝶变,安全质量更有保障。光明区110个城中村共安装视频+门禁约1.56万台,实现城中村出租屋视频门禁全覆盖、公安信息大数据全共享。建设微型消防站114个、小型消防站24个、市政消火栓及外置式室内消火栓875个,全面打通出租屋消防通道直通天面约1.6万栋,开设逃生窗32.9万个,整治“三小”场所约1.6万家,落实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工作。

城市环境更加优质。光明区提升城中村公共空间,新建改造公园99个,面积40.87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88个,新增车位数6070个;清理垃圾约16万吨,累计拆除乱搭建34.77万平方米,完成立面刷新80.5万平方米;餐厨垃圾收运合同签订率达100%。

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光明区打通“断头路”25条;道路实现“白改黑”长度约269公里,城中村道路硬化及交通标线完成100%;新建生活污水地下管300.8公里,新建立管602.87公里,完善排水接驳,初步实现雨污分流;剪除“三线”6373.28公里;建设燃气地下管道120.4公里,实现燃气进村72个,燃气入户52个村。

打造道路全域景观 绿动光明如影随“行”

据了解,公常路连接深莞两地,贯穿光明中心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科学城核心大装置区、科学城启动区,是光明科学城的重要干道。

如今,走在公常路上,再也看不到脏乱的街景和陈旧的楼宇。扑面而来的是整齐的绿化带、干净的街道,色彩绚丽的民房如音符般充满着律动,造型别致的天桥飞架路面尽情展现后现代风,道路沿线还有一座座兼顾生态及美学价值的公园在飞速建成。

公常路道路景观提升后,实现蝶变,是光明区近两年来推进道路景观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光明区将道路景观提升作为提升全区环境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景观理念”,结合全区道路“白改黑”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制定光明区道路景观提升三年计划行动,统筹全区65条重要道路、主次干道开展绿化景观提升,并对慢行系统进行改造,以疏林草地为主,景观置石、开花乔木点缀为辅,打造大气、舒朗、通透的整体道路景观,营造安全、畅达、优美、舒适的城市交通环境,力求向客人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光明行政区成立以来,共完成道路绿化景观提升117条,高标准打造了公常路、圳园路、凤举路、周家大道和轨道6号线复绿等项目。预计2021年上半年完成道路景观提升“三年计划”65条道路提升,确保全区绿化景观到边到角、成片推进、整体提升,实现全域道路景观一体化。光明区重点打造以公园休闲式设计为主题的东明大道、以宫粉紫荆为主题的振兴路、以大腹木棉为主题的白花大道、以红花玉蕊为主题的华发路等一批有特色的道路。

在推进道路景观提升工作中,光明区抓重点项目,全面完成轨道6号线复绿。地铁开通后,市民享受干净、整洁、美观的地铁沿线景观;全面开展加快实施新湖核心区中山七院周边景观提升、公常路沿线景观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景观。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刘思凡

(作者:读特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何旦喜 曾园俐 李鹏龙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