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权威发布“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深圳共有58个街道入围全国500强榜单,充分展现了深圳基层治理的卓越成效。其中,成立仅9年的光明区新湖街道榜上有名,位列该项榜单第345名。这座与光明科学城共成长的年轻街道,正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书写着深圳版图上的新传奇。
头顶深圳“最年轻街道”的光环,新湖如何实现“硬核”成长?
创新基因深植血脉,科研重器在此集结
走进新湖街道,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创新气息。作为光明科学城的核心承载区,新湖街道全域位于光明科学城9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是深圳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高地。近年来,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引进高端科研资源,目前已汇聚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湾实验室等18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
在人才集聚方面,新湖街道表现尤为亮眼。据统计,目前街道辖区内已引进全职院士18名、高层次人才1700多名,驻区科研院所人才近6900名,高校学生超过2万名。这种密集的人才资源为街道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2025年7月,新湖街道与中山大学(深圳)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科技成果对接会,多项高校科研成果直接面对中兴通讯、华大智造等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产城融合提速增效,经济脉动强劲有力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新湖的“最强大脑”,那么蓬勃发展的产业就是其“强健体魄”。天安云谷、建发新美等119个产业园区星罗棋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如四驾马车并驾齐驱。联想、双晖等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以商招商厚植产业生态,2025年新招引企业225家,全区各街道排名第一。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5年上半年,街道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17.2%,招商任务完成率88.57%位居全区第一。更难得的是,街道通过创新采取共同“续约议价”等措施,成功推动27家重点企业继续扎根新湖,预计年增产值超亿元。
山水田园织锦绣,城景相融展新颜
在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新湖街道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街道坐拥山、水、田、林、湖、草等多元生态资源,辖区内划定7355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50个城市公园。其中,欢乐田园项目占地3700亩,是深圳市规模最大的都市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新羌北科学田园规划面积约7400亩,正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配套设施方面也持续完善。光明云谷片区的8个商业聚集地陆续启动招商,涵盖了火锅餐饮、咖啡茶饮、娱乐健身、星级酒店等多种业态。同时,街道还建成近20个高品质住宅小区,形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不断集聚,“15分钟生活圈”日趋完善。
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更让这里活力倍增。2024-2025年新开通25条市政道路,地铁6号线及支线相继投入运营,形成了“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
基层治理精准有力,筑牢幸福新湖根基
街道着力织密基层治理网络,构建起“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创新实施“科技委员”制度,选聘6名科技工作者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并引入30名博士担任“科学导师”,推动科技智慧深度融入社区治理,有效解决了小区交通拥堵等多个治理难题。
在凝聚治理合力方面,街道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打造“暖蜂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组建“骑迹有爱 温暖随行”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关爱行动。同时,2025年,街道首批遴选审定60个优质项目,投入758.77万元用于人才阵地建设、儿童友好设施升级、特殊群体帮扶等,切实将治理成效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站在新的起点上,新湖街道将锚定更高目标:深圳湾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推动,国际化街区建设持续深化,新羌社区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一幅更为壮阔的发展蓝图正在展开。
据悉,本次评选基于民政部权威数据,对全国8000余个街道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新湖街道的入选,不仅是对其发展成就的肯定,更是深圳光明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缩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个更具活力的新湖正在向我们走来。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王雯 二审 李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