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学位”骗走超200万元获刑11年!检察官提醒:“学位买卖”不合法,切勿轻信“有特殊渠道”等话术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刘培华
08-20 21: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面对升学的压力,“包过”“包办”“包入学”这些字眼显得极具诱惑力。深圳一男子正是利用家长急于入学的心理,谎称自己有关系,还伪造录取通知书和学校录取短信,前后诈骗多名家长共计226.8万元。近日,龙岗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了该则学位诈骗典型案例,涉案男子最终因诈骗罪获刑11年。

2023年3月,姚某(化名)聘请黄某(化名)为女儿的补习老师。补习期间,黄某声称自己“认识深圳某知名学院的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可以帮忙办理学位,还出示了所谓2022年帮学生办理的“成功案例”截图。姚某信以为真,不仅自己付费,还向亲友推荐,最终13名家长共支付119万元“学位费”。直到9月份开学,姚某发现孩子未被录取,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

经查,2023年3月起,黄某以办理深圳多所知名学校学位为幌子,取得家长信任后骗取钱财。在家长催促后,他甚至伪造录取通知单图片和学校录取短信,通过虚拟平台发送信息给家长,让焦急等待的家长们彻底落入了精心编织的骗局。黄某陆续诈骗包括姚某及其亲友在内的多名家长共226.8万元,全部被其用于赌博和个人挥霍。

最终,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黄某提起公诉。审判机关依法以诈骗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1年。

检察官提醒,招生政策可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查询,务必通过正规途径办理入学手续,切勿轻信“认识领导”“有特殊渠道”等话术。如遇诈骗,请立即报警并保存好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相关证据。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刘培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