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物业”引领基层善治 深圳以“好服务”赋能“好房子”焕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08-19 08: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5年,国务院首次将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等“四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推动下,深圳一批小区以“党建+物业”模式探索基层治理创新,为“好服务”赋能“好房子”住有宜居提供鲜活样本。

三方共治:

从“问题叠加”到“全龄宜居”

“2023年2月,之平管理进驻福田区翰岭花园时,这个老小区深陷‘零交接’困境。小区党总支、业委会与物业开展三方共治,对‘问题台账’逐项攻克。”之平管理执行总裁余绍元回忆说。

针对乔木遮光问题,精细化截冠技术既保留生态功能又解决低层采光;新增230多个高清摄像头,实现24小时无死角守护;17台“故障电梯”分批更换,大堂、单元门厅美化亮化,归家之路舒适安心。

硬件升级只是起点,三方共治拓展的“物业+”服务模式,传递全龄友好的温度:长者体脑激活中心,提供爱心义剪、手工活动;“四点半学堂”、绘画等兴趣活动蓬勃开展。翰岭花园业委会主任周艳感慨:“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既有硬件设施完善,更在于‘好服务’筑基。”

红色引擎:

激活老旧小区“智慧”焕新

南山区观峰阁的改变始于今年夏季。面对消防系统全面瘫痪、公共安防摄像头覆盖率为零的近30年老旧小区,荣晟物业入驻后先做了“软提升”——联合社区党委、业委会建立三方联动平台。

“雷打不动召开‘红色议事会’,啃下小区‘硬骨头’。”荣晟物业项目经理李义翻开厚厚的记录本说:“观峰阁专项维修基金有限、资金筹措难。物业便积极寻求各方支持,逐步完成消防系统改造和公共监控安装。目前,电梯加装、消防改造等也在三方合力下行动起来。”

智慧赋能“硬改造”,是破解基层治理痛点的抓手。今年5月,观峰阁智慧社区平台启用,15个高清摄像头无死角覆盖小区。打开“荣晟观峰阁”小程序,公共收益阳光化等“五晒”承诺掷地有声。

荣晟物业董事长王德全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接入智慧停车、能耗管理、安防预警等智慧平台,‘物业+’社区服务联动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低效空间再利用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造+专业物业长效管理+社区共建+增值服务反哺’的创新模式,将推动更多‘老破旧’蝶变‘幸福里’。”

协同破题:

融合型社区“群体乘数”效应

在商业、办公、居住融合的坪山区玖云著,龙光智慧服务以“诉求归集-资源整合-协同破题”模式,构建政府、物企、业户三方融合机制,有力推动社区治理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物业费收缴率96%、业主满意度97%,一批民生“微实事”好评如潮。

面对分散的海量业主需求,龙光智慧服务以大数据平台为中枢,整合各类渠道收集的诉求并找到“最大公约数”。针对业主反映消防通道长期被违停占用,物业启动诉求归集:7天内完成200余条车流数据统计、58张现场照片取证,形成详细报告反馈至交警部门,推动加装百米护栏,执法常态化开展。面对地铁施工围蔽影响数十家临街商户的投诉,物业整合“群诉提案”,协调各方加建临时通道、增设12块指引标识,成功将客流引回商业街。个体单点诉求的回应,产生了惠及群体的乘数效应。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