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专家探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记者 张程
2016-06-08 23:20
摘要

在7日举行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全省各地每个省基本上都建立了股交中心,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结构,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大体结构。

在7日举行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全省各地每个省基本上都建立了股交中心,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结构,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大体结构。

那么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如何建设?在7日一场以“资本市场日益丰富 股权投资为何最热”为主题的分论坛上,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从PE行业的角度为在会上发表了独到见解。他认为,近两年PE行业在大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艰难之处、“一是产业变化太快,看好的项目大家都看好,但如果大家都看好都往里面砸钱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发展成果;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健全,在定位上仍然值得探讨。”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我们的目光就不能要盯着上交所、深交所的两三千家企业,而是要放眼60多万家规模以上的企业,让他们有上市、交易、流动的场所。”杨成长指出,应该让所有的企业尤其是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股权都能有挂牌交易上市的场所。“不是说优秀的股权才能挂牌,股权好与坏存在着差异。”

而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李立新表示,资本市场的层次无需太多,两个层次就已经足够,一个是公众市场,另一个是真正能够交易的非公众市场。“第一是不要分区域,第二是要让它活跃,分层相当于是一个过滤筛选,这对其他的挂牌企业是一个鼓励,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基本上是市场化的一个板块,这样的一个筛选机制能够产生更多的榜样效果。”

资本市场的“去区域化”则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宋安澜认为,可行区域越大的话,最后全局优化可能更大,“理论上肯定是好的,去掉各种限制条件将有利于资本市场整体的发展。”

李立新同样认为,区域化制约了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公众市场应该大力发展,例如像新三板这样,就绝对不能设置区域。”楚商领先武汉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娟也认为,对企业而言,是否固定在一个地方并没有太大影响,对投资者而言也不会有什么限制,“只要能够吸引到投资者,在哪个地方交易我觉得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编辑 刘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