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为什么赢: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陈红民 赵晓红 徐亮 钟健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5年6月版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苏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是一部创作者多年精心打磨的优秀抗战主题书,兼具历史品格与价值。本书以新鲜而翔实的史料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呈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侮的光辉事迹;全书以厚朴而鲜明的史识揭示并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力论证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地位,从而解码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必然逻辑。
历史的书写,从来不是只在故纸堆里翻找陈年往事,而是在不断地追溯与发现史料特别是新史料中给予历史事实的论证。陈红民等作者将中国人民抗战史的研究,置于寻找历史规律、求真求实的过程,力求向社会大众普及研究成果,领读并引导人们对抗战胜利伟大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大众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流认知,荡涤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
十四年全民抗战,波澜壮阔,可歌可泣。创作者们立足人民史观,立足讴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抗击外侮的事迹,用通俗的语言和精心的叙述向读者传播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抗战故事,使抗日战争的史实与意义深入人心。例如,对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事迹进行了全过程的摹写,正是作者们相信历史的细节,最能感染读者对历史本身的领悟。又如,书中完整讲述了响彻大江南北的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的创作过程时,其叙述语言紧贴史料的真实,深化了读者对歌曲的理解。写作者语言活泼,栩栩如生,不仅增添了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让读者感受到全民抗战的决心与意志。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论“史学三长”时,曾指出史学“最重史识”。所谓“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抗战为什么赢》全书的结构以及篇章的设置、因果逻辑的求证等等,无疑都体现了创作者们的史识谋划,即本书写作主线与谋篇布局的重点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全体中华儿女最核心的历史主题——中国人民如何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
因此我们看到本书并非简单地对学术界成果进行等比例压缩,也不是要对抗战时期的历史面面俱到,因为那会让读者觉得头绪太多,难以掌握重点,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本书书名提出的问题——抗战为什么赢? 本书作者在书中鲜明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的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与团结;二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场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政府与人民,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与援助。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能赢的最根本原因,也构成了中国取得全民抗战胜利的内部因素。而实事求是地承认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支持的重要性,更能彰显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表明中国抗日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相连接。由此看出,作者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做到了主线明确、忠于史实、重点突出。
作为一本目标即为普及历史的读本,本书所有的叙述与评论都充满了人民史观,都围绕着主题展开,这使得全书血肉丰满、肌理清晰、言之有物。此外,作者们在写作形式上采用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以及在历史时间的轴线上使史实的叙述产生跳跃呈现历史细节画面等探索,也是值得称道的地方,这样的写法让历史更加鲜活,可信。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