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的短发、大大的眼睛传递出真诚和热情,若不是谢小红自己开口告诉记者,很难相信精致、有活力的她已经58岁。自2010年成为市义工联一名注册义工后,她和深圳这座城市一样变得更加年轻、热忱。此外,她还带动自己的亲人邻居一起做义工,发动身边的人都穿上了“红马甲”。
谢小红(左)和小女儿一起做义工。
助人为乐也是老有所乐
“刚来深圳人生地不熟,憋在家里很难受,想着注册义工出去走走看看,多认识一些人”,谢小红回忆起当初注册义工的“私心”。爱好文艺的谢小红加入了市义工联的赛会展会组,任文艺组组长。“家里的亲戚朋友几年才见一次面,义工联的朋友见面却很频繁,各种文艺活动现场都很热闹,我觉得真正是老有所乐。”义工联成为谢小红退休生活的快乐之源。
此外,每周五早上8点起,谢小红都风雨无阻地来到新城市广场U站,开始一天的值班。此时是上午11时,记者来到新城市广场U站,一名年轻的男子前来询问金融大厦在哪,谢小红走出U站,详尽地为他指路,并柔语安慰对方不要着急。“早上8点到晚上8点,每天我们都会安排两名义工在U站值班,主要提供指引服务。”谢小红介绍自己志愿服务的日常,并表示助人为乐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满足。
谢小红在展会现场做义工。
做义工融洽家庭邻里氛围
老伴离世后,谢小红就从湖南老家来到深圳,和两个女儿一起生活。在她的发动下,两个女儿、10岁的外孙都成了深圳市注册志愿者。平时,谢小红会带着女儿参加文艺组的各种演出活动,还会带着小外孙到U站义卖。“小孩子义卖特别有优势,义卖得来的钱捐入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谢小红指着U站里贴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捐款箱给记者看。
“我是个急性子,和女儿长期一起生活也会有矛盾,舌头和牙齿还打架呢”,谢小红笑着说。成为义工之后,她发现家庭氛围也变好了。和女儿有分歧的时候,谢小红就去参加志愿服务,回到家以后,她就会想,在外面为人服务是义务劳动,在家为家人多付出、多奉献又有何不可呢?家庭矛盾也就随之得到缓解。
义工奉献、无私的精神不仅能愉悦家庭氛围,还能融洽邻里关系。“小红把我带进义工队伍,以前楼上楼下偶尔有些不合,参加义工活动后关系也变得融洽了。”78岁的谭玉霞是谢小红楼下的邻居,也是新城市广场U站的一名值班义工。
谢小红和文艺组的义工伙伴们在一起。
义工教育身临其境
在谢小红家里,有4件鲜红的红马甲。在参加义工活动之前,谢小红的外孙翔翔是个有些自我的小男孩。2015年10月,谢小红带着女儿和外孙一同参加了井冈山助学活动。3天的助学活动中,义工们给贫困学校的孩子带去书、文具及衣物等物资。乡村儿童和城市儿童的生活条件对比明显,翔翔感受很深,对谢小红说,“姥姥,我们的衣服穿旧了也应该洗干净,捐给别人穿。”
“让孩子知道对比,珍惜当下,在现实生活中去教育他,比什么都有用”,谢小红不无感慨道。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