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全国最能熬夜的就是广东人”引热议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文/图
08-12 15: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全国最能熬夜的就是广东人”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话题下,广东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入睡时间:“3点前睡觉都不算熬夜。”“2点20还在刷微博。”“广东人的生活从半夜12点开始!”

在广东,入睡时间晚,深夜活跃度高。记者调查发现,熬夜现象在广东十分普遍,不仅年轻人、新兴行业从业者熬夜,中年人、传统行业从业者也在熬。

一位在南山区的工作IT行业人士表示:“我一般 12 点左右睡,身边朋友同事也都差不多,晚的可能一两点。工作日熬夜一般是因为下班晚,回家收拾一下可能已经 10 点多了,想要再做点自己的事情放松一下就到 12 点了;周末如果打游戏或者约朋友出去玩,有的人可能会熬夜到三四点。”她还补充道,“我住在西丽这片,许多写字楼深夜都有人加班。”

一位保险行业的年轻文员说:“我家与工作单位单程通勤1小时左右,一般公司 6 点下班,加个班到家就已经九十点了。到家后,难得的放松时间会刷手机或者 iPad 等电子产品舒缓神经,顺势就会晚睡。”

一位在深圳上学的大学生表示:“我们寝室就没有在上半夜睡的。学校课业压力比较大,大家晚上都在学习或者赶作业,不忙的时候也会打打游戏。”当记者问道:“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在晚上学习呢?”她说:“我觉得夜晚能更专注一点,可能养成习惯了吧。”

工作日晚9点福田区中心区某商场附近人流如织

除了工作、学习等因素,天气温暖也是广东人愿意熬夜的可能因素之一。“在北方特别是冬天,室外气温比较低,天黑之后基本都不会选择外出了,所以也睡得早。而在深圳则不受气候原因的影响。”一位从黑龙江移居广东的网友写道。

还有生活习惯的因素。南山区一家酒吧老板表示:“许多年轻人都特别喜欢泡吧、宵夜等夜生活,就经常熬夜。”记者注意到,深圳入选了《2024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中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图鉴。这不是失眠,是岭南专属的“夜间模式”。

深圳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张红云指出,熬夜现象背后有诸多复杂原因。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学家比昂提出,我们内心每天会产生大量强烈混杂的感受和情绪,称为“贝塔元素”。正常情况下,这些“贝塔元素”经过处理会变成可理解的“阿尔法元素”,而这个处理过程需要一个心理空间来涵容消化内在世界的混乱无序部分。如果缺乏这样的心理空间,内心被情绪感受淹没或被碎片化内容充斥,就会导致持续疲惫、失眠、无法思考等问题。熬夜放松的方式,本质上是人们无意识中在“制造”心理空间,以避免被无序部分淹没。了解这一原理后,人们应从“被动”变“主动”,主动选择和发展对健康有利的放松方式,尤其在时间选择上要拥有主动权,避免熬夜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张红云还建议,要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样才能在享受夜生活的同时,也能保持身心健康。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实习生 张雨桐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