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林晓斌 通讯员 赵阳 刘利
在京胡的婉转、二胡的悠扬与舞步的翩跹中,龙华区龙华街道清华社区的“夕阳红”被赋予了别样的韵律与光彩。今年以来,清华社区创新打造“乐龄艺曲汇”疗愈赋能项目,为社区长者搭建起一个以艺会友、以情润心的舞台。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开展64场活动,服务超1000人次,让艺术真正成为滋养心灵、赋能晚年的温暖力量。
古韵新声:戏台之上,唱响时代新篇
“古韵今风,戏曲传承”活动,是社区里一道流动的文化风景。每周,戏曲爱好者们齐聚一堂,从《贵妃醉酒》的雍容华贵到《二进宫》的慷慨激昂,他们不仅是在复刻经典,更是在为传统注入时代灵魂。一板一眼,唱念做打间,尽显国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戏曲协会会长李学潮退而不休,笔耕不辍,将生活观察与时代脉搏悉数融入创作。其一系列紧扣时代的原创作品,如《东江水哟长又长》《我为义工来点赞》《电信诈骗人人恨》《垃圾分类好处多》等,不仅广受好评,更获得龙华区文体局原创扶持。如今,这方小小的戏台,已成为长者们观察社会、表达心声、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
丝竹和鸣:邻里之间,共谱和谐乐章
“和乐共鸣,音乐筑梦”,是邻里间一个温暖的约定。社区民乐团的指尖,流淌着《江南春早》的柳绿花红、《紫竹调》的吴侬软语、《春江花月夜》的月华如水……他们将生活的烟火气,揉进了每一个跳动的音符。
乐声从排练厅漫溢到社区广场,总引来路人驻足。孩子们好奇地数着琴弦,老人跟着节奏轻晃,新搬来的租户也因一曲熟悉的《茉莉花》而找到归属。这不仅是音乐的共鸣,更是心灵的交融,见证了团员们从生疏到默契的成长,也编织了一张邻里守望的温情网络。
舞韵生姿:光影之下,绽放不老芳华
由社区与老年人协会共同谱写的“舞动梦想,悦赏风华”,是一曲充满生命力的视觉乐章,长者们用翩跹的舞步,将对生活的热爱酿成了独有的自信与活力。
《云朵里的羌寨》裙摆翻飞,仿佛藏着雪山的清冽与碉楼的古朴;《党旗飘扬的方向》步伐坚定,裹挟着赤诚的初心与滚烫的信仰。从排练厅到闪耀的舞台,她们的舞姿不仅赢得了居民的掌声,更让《云朵里的羌寨》摘得龙华街道“周末喜乐汇”广场舞银奖,《党旗飘扬的方向》入选区老干部艺术节优秀节目。
弦动心生:弓弦之间,倾诉岁月悠长
每周四、周六,二胡团的悠扬弦音如约而至。《喜洋洋》的欢快、《满堂红》的热烈,不仅是技艺的切磋,更是情感的抒发。琴弓起落间,搭建起一座跨越代际的桥梁。经典的旋律打破了时空界限,在每个人心中漾起关于传承与共鸣的涟漪,让社区的文化底色愈发醇厚悠长。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