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雨里,感谢有你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赵新明 张铭 周宏博 杨明铭 吴禾昆 李吉莹 王森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冰洁
08-06 08: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闪电救援

消防队员扛着冲锋舟蹚水而来

在君子布社区,消防员正转移群众。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通讯员 许志安 梁怀令 杨瑞龙 摄

8月5日清晨的坪地街道,豆大的雨点砸在积水里溅起水花。7时36分,龙岗坪地中心社区值班室的电话骤然响起,消防报警声刺破雨幕——“富乐好味佳厂区有位老人联系不上,听说心脏不太好!”

“收到!我在厂区疏导工人,马上到!”正在组织工人转移的社区干部林建明,踩着积水往厂区冲。7时37分,林建明抵达厂区大门。“有人吗?”他大声喊的同时,远处传来橡皮艇充气的“呼呼”声。消防队员正扛着冲锋舟蹚水而来。

“快!这边!”林建明挥手指引方向,看着消防队员迅速将橡皮艇推入水中。2名队员跃上船,手持桨板奋力划向门卫室。7时39分,橡皮艇稳稳停在门卫室门口。消防队员弯腰将老人扶起。“大娘,别怕,我们带你出去。”7时41分,老人被顺利送上等候在路边的社区巡逻车。

与水赛跑

他们徒手抵住车身推走抛锚车辆

8月5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罗湖区东晓街道草埔东社区低洼地段出现内涝。面对急速上涨的积水,社区工作人员、股份公司民兵与时间“赛跑”,上演了多人合力转移抛锚车辆的一幕,最大程度减轻了该车主的财产损失。

大约凌晨5时,随着雨势持续增强,社区低洼地段积水快速上涨。一车主察觉雨势渐大后,自行前往停车点查看,发现车辆已因积水抛锚。“雨再这么下下去,会不会泡水大修?”情急之下,车主立即联系拖车救援,并尝试独自处置。这一幕,正好被在附近巡查的社区工作人员和民兵看到。

“快!搭把手!”四人见状后,即刻上前协助。最终,众人与车主合力,徒手抵住车身,将车辆推移近30米,转移至地势较高的地点,得以安全等待专业拖车到来。

“多亏你们帮忙,谢谢,谢谢!”车主对此连声道谢。相关人员则迅速返回值守岗位继续巡查。

穿风沐雨

“爱心粥”准时送达暖胃更暖心

8月5日清晨,暴雨突袭,在光明区马田街道石家社区的一角,“爱心粥”服务点的灯光仍准时亮起——志愿者们冒雨前行,用一场跨越风雨的坚守,让“风雨无情人有情”的温暖在暴雨中传递。

一大清早,志愿者们便踩着积水赶往服务点,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冒雨搬运桌椅,在湿滑的地面小心拉设警示线,为居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快把保温桶盖好,别让粥凉了!” 爱心粥一送达,便有人一边擦着镜片上的雨珠,一边招呼同伴分装餐食。一时间,一件件“红马甲”在风雨中穿梭,麻利地分装、递餐,只为让每一位前来领取的社区居民都能捧起一碗带着温度的早餐。随着粥香在雨雾中弥漫,爱心粥服务点也成了暴雨中社区最温暖的避风港。

石家社区“爱心粥”志愿服务,常年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残疾人等群体送去免费热粥与早餐。在服务点,刚清理完下水道淤堵物的环卫工人李姐捧着粥碗呵着气,被雨水泡得发白的手终于暖和起来;行动不便的张阿姨由志愿者搀扶着坐下,碗里的粥被细心搅凉……

“喝到这碗热粥,不光肚子暖,心里更暖。”家住石家社区的独居老人陈伯,在暴雨滂沱的清晨,捧过志愿者递来的热气腾腾的爱心粥时,满脸洋溢着幸福。

闻汛而动

救援队逐户摸排搜救被困群众

“老人、小孩优先上艇,大家不要慌!”大雨中,救援人员一边安抚群众情绪,一边协助上艇撤离。这是龙华区观澜街道桂香社区暴雨中发生的一幕。

受长时间高强度降水影响,龙华区多处低洼区域水位激涨,出现积水内涝及人员被困情况。“桂香社区积水严重,需紧急转移居民!”“这里有老人被困,请求支援!”昨日清晨,龙华区消防救援大队警情先后响起。

凌晨5时54分,观澜街道桂香社区大沙河老村积水已近50公分,部分居民被困家中。接警后,观澜消防救援站迅速出动5辆消防车、30名消防员赶赴现场。由于地势低洼,橡皮艇成为救援“利器”,救援人员穿戴水域救援装备,疏散积水区域被困人员,并逐户进行摸排搜救,确保无人员遗漏。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51名群众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仅3分钟后,凌晨5时57分,求雨岭消防救援站接到群众报警——观澜君子布社区田心老村有6名居民被困,还包括2名行动不便的老人。途中因道路积水,消防车无法通行,救援人员携装备乘橡皮艇越过积水区域,在报警地点的一楼,成功搜寻到两名老人,另外4名居民也被安全护送撤离。

宝排沙井分公司员工在海上田园消防救援站附近抽排积水。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摄

负重逆行

作业车进不去他们抬着设备往前冲

8月5日凌晨4时,首个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后,宝安排水公司松岗分公司安全物资部负责人朱雪冰正和同事们在外巡查周边的积水易涝点,突然接到公司的紧急通知,前往松岗东风幼儿园附近排查积水情况。

到了现场,朱雪冰发现,幼儿园门口的积水太深了,抢险作业车辆根本无法过去,会有熄火风险。于是,他便与两位技术人员一起,抬着40斤重的抽水泵和水带,淌水200多米将设备送到幼儿园进行抽排。朱雪冰说,“当时积水已经漫到大腿根部,水下杂物也比较多,所幸没有暗流漩涡,我们几个人抬着设备走了一段路。”

在蹚水过程中,虽然穿了雨裤雨靴,朱雪冰的小腿外侧还是被水中的异物划伤了,手机也被雨淋坏了。“没有什么大碍,就一点擦伤,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刮到的了。”他说。

有了带过来的这一台移动抽水泵,加上幼儿园本身配备的两台抽水泵,到了早上6点多,园内的积水便基本抽干了。连续几天的大雨,让朱雪冰和同事们都格外忙碌。抽排完幼儿园及周边的积水,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了下一个积水点。

成功脱困

抛绳牵引将落水车主拉上岸

4日中午,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养殖户杨先生在山区开车过桥时,因上游水流突然加大,不慎冲入河道,人车陷入湍急水流中,情况十分紧急。

12点24分,杨先生拨通了报警电话。26分钟后,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街道应急办、派出所、消防、水务等多部门救援人员联合救援下,通过抛绳牵引的方式,杨先生被救援人员合力拉上了岸,成功脱困。经初步检查,杨先生身体无碍,涉事车辆正等待保险公司打捞。

“真的要感谢政府,救援人员很快就到了,非常及时!”事后,杨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多部门联合迅速救援连连称谢。据他回忆,车辆落水后,他立刻砸破挡风玻璃爬至车顶,通过调整站位,将车辆控制到浅水区,将车尾留在水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站立区域,为救援创造了良好条件。

体贴周到

深圳湾口岸连夜搭起临时雨棚

5日10时许,记者来到深圳湾口岸,发现尽管下着大雨,但口岸出入口处秩序井然。

由于一处连接出入境大厅与公共交通接驳点的室外连廊仍在施工中,为了方便旅行社出行,口岸搭建了临时雨棚,串联起出入口与上车点的通道,为市民出行遮风挡雨。同时,还有多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回为旅客服务,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雨伞,对于行李较多或有向导需求的旅客,志愿者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谢谢,还是深圳体贴周到。”从深圳湾口岸出来的旅客何先生看到志愿者为大家打伞遮雨时竖起了大拇指。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赵新明 张铭 周宏博 杨明铭 吴禾昆 李吉莹 王森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冰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