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学毕业后,付天君放弃了成为一名美术老师的机会,从湖北出发南下深圳。
“来之前并没有给自己定什么目标,因为觉得未知的人生才好玩。”付天君最初没想好该往何处去,就凭着一份面试邀约,便只身来闯荡。“想到深圳去看看,找不到工作,就算是旅游了。”
这一来就是22年。付天君做过演员、外企职员、平面设计师,研发过软件,办过网站,开过餐馆和广告公司,到现在做导演还兼任编剧。从2003年至今,付天君多次跨界,每次都有所获,而跨界的契机每每看上去都像是“一时冲动”。
付天君在片场执导。
1
从写剧本开始
闯进影视行业
到深圳不久,付天君成了一名广告平面设计师,广告公司虽然不大,但是氛围很好。“待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深圳充满机会,新兴行业多,年轻人也多。”付天君说道。
付天君并没有满足于做单纯的美术工作。日复一日,他认真地观察这座城市的每一面,不断思考和学习。
随着能力的增强和经验的积累,付天君有了“折腾”的底气,他决心辞职创业。
几经辗转,付天君开过餐馆,办过网站,做过软件,还一度回归“打工人”身份。
2010年左右,他回到老本行,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广告公司,做得有声有色。
有一次,一个朋友找到他,问他会不会写影视剧本。在那之前,他和这位朋友合作过几部广告片,成品让对方很满意。“那个朋友说,题材和方向他都找好了,只要我把剧本写出来,他就能拉到投资。”这让付天君动了心。
“其实那时候我只写过广告片脚本,画过广告片分镜头。可我想,那有什么难的?”稍加思索,付天君便把写剧本的任务接了过来。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付天君很快完成了初稿,发给了对方。
“看到我的剧本,朋友愣住了,过了很久才憋红了脸问道,‘只有6800字?’”付天君笑着聊起这段往事。
这成了付天君跨入影视行业的开端。
电影《大项目》拍摄期间,付天君和演员讨论剧情。
2
把自己亲身经历
写进电影台词
尽管“露馅”了,但合作伙伴从这6800字的剧本里看到不少打动人的地方,于是耐心地向付天君科普电影剧本的长度、结构等知识。付天君虚心地学习,在初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最终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作业。
从试水编剧开始,付天君一发不可收,一边创作剧本,一边加入影视剧组摸爬滚打,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快速构建起对影视行业的了解。
那几年,付天君先后参与过《非凡任务》《白夜追凶》《约定》等影视剧的制作,和众多一线演艺界人士共事。这些经历给他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也让他在影视行业飞快成长。
2023年9月,由付天君自编自导的电影《大项目》开拍,这部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讲述了三个不得志的影视人摸爬滚打追梦的故事。
片中,草根电影人为了一两件道具和道具公司讨价还价的桥段和“今天我将就电影,明天电影就会将就我”等台词,都是付天君进入影视行业以来诸多经历的投射。
这部电影在剧情设置中运用了诸多反转的技巧,加上片名和现实的反差,催生了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该片在某影视评论网站获得不少好评:“能感受到它的真诚,做事不能将就。”“有套路,但也好玩,挺有趣。”“接地气的剧情,比想象中的小制作要好很多!”
事实上,这部电影里还藏着许多深圳“彩蛋”。例如,片中制片人与投资人谈合作的别墅,在龙岗区园山街道大运软件小镇取景,那里正是付天君电影公司的所在地;片中制片人和导演前去找龙套演员的片场,则到布吉文博宫取景。
“深圳在影视拍摄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现代都市的景象,也有古色古香的小镇,还有碧海细沙的海滨美景。很多知名剧组不远千里前来取景,作为深圳本土影视人,我们近水楼台,可以用小成本做出好效果。”
付天君很享受和摄像机做伴的感觉。
3
计划每年打造5到8部“圳产”电影
就地取景,只是付天君花小钱办大事的优势之一。
2023年7月,通过合作伙伴牵头,付天君的团队和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13家影视制作企业合伙成立一家影业集团公司。
“我们这个影业集团公司是一种技术合伙的新探索,‘组队’的企业涵盖了编剧、制片、策划、导演、摄影、灯光、录音、演员经纪、美术、服化道、后期、特效、宣发等领域。”付天君说,通过组队,集团公司形成一家整建制的影视剧投资制作企业。
以往,拍电影的每个环节上都要进行烦琐的合作谈判,在立项之初就要面临高昂的合作成本。如今,由于各个环节的伙伴都组队入股,合作成本大大降低。
“一次朋友聚会,几个哥们儿为了一些远在天边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后来我就在想,把一帮身份背景立场都不同的人放在一个密闭空间里,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聊起即将开拍的电影《这顿我请》,付天君眉飞色舞。
这顿饭为什么争得这么激烈,付天君已经记不清了,但《这顿我请》的剧本从那时就开始萌芽,经过不断打磨,电影去年10月通过国家电影局备案立项,取得拍摄许可,计划今年9月开拍。
“我们卸下了资金包袱,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再也构不成困扰。”付天君说,新的合作模式下,电影摄制的进度大大加快。目前,他和伙伴们计划以稳步提升的品质,每年打造5部到8部电影上映,让大家看到越来越多的深圳产电影。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