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午,202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广东省开幕式暨深圳市开幕式在深圳大鹏新区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深圳市教育局、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广东开放大学承办,深圳开放大学、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协办。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冯伟、深圳市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广阳、深圳市教育局总督学蔡茂洲等出席活动。
2025年广东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于8月4日至8月8日期间开展。深圳将举办职业技能、法治宣传、科技体验、老年教育等系列精彩纷呈的培训教育活动,全力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冯伟在致辞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规划、同推进。一是终身教育办学网络不断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从机构设置到资源供给,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学习型城市与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增珠海、汕头2市纳入国家学习型城市建设网络,各地市4个办学案例13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和品牌课程推介名单。三是持续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学习型社会重点任务建设,全省7人入选全国百姓学习之星、8个项目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四是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不断完善,在体制机制建设、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学分银行数字化转型试点纳入教育部强国建设综合改革试点。
冯伟强调,在“十五五”期间,省教育厅进一步加快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一是进一步推进数字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化终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终身教育发展机制,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是进一步部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以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以学习型城市和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以学分银行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蔡茂洲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深圳学习资源更加均衡优质,“深i学”全民终身学习平台注册用户突破400万,优质免费课程资源达20万个。学习场景更加立体丰富,全市133家景区及文化场馆全面开放,1800余家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百姓书房信步可达,依托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1000个“科学小屋”。学习成果更加坚实丰硕,连续20年高水平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高标准建设长青老龄大学、深圳老年大学,高规格建设63个“学习型街道”、700余个“学习型社区”,高质量培育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9个、国家级“百姓学习之星”15名。
冯伟副厅长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颁奖。
蔡茂洲强调,深圳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断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让学习真正成为全体深圳人的生活方式,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亮丽的城市新名片,努力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深圳力量。
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和广东省“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其中,江敏慈、沈燕芬、刘小娟、刘勇、何子龙、邓昌平、邱先伟等荣获2025年度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红棉学堂”、粤西新农人 绿色智慧养殖计划、“法者荣耀”学法挑战赛、法治星光·职教融合法治教育、“美润薪火·终身赋能计划”、“深i学”终身学习平台、长青网络学院、坝光自然学校“红树宝宝认养计划”等荣获2025年度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广东开放大学校长刘文清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代表颁奖
“百姓学习之星”代表何子龙、“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代表赵小段分别作交流分享。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宇莹作为学习型城市代表上台发言。
开幕式现场,集中展示了广东省21个地市终身教育成果及深圳数字赋能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等系列成果,其中深圳新型数字化智慧教育产品展区,科技企业让大家沉浸式感受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无限魅力。
开幕式结束后,终身教育岭南学术研讨会精彩举行,来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开放大学、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深圳开放大学、汕头开放大学的专家,以“数字赋能背景下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路径”为主题进行学术研讨。
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开放大学等相关部门,香港教育部门,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有关市直部门及基层开放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广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广东省老年大学协会,2025年国家级、省级的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专家学者等200余名代表现场参加开幕式,超14万名市民朋友观看了线上直播。
(图片由深圳市教育局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