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王茜垚
近日,多名网友表示,自己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致未录取同学的一封信”和学校的周边小礼物,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不少考生和家长表示,这封信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从未想过会被一所大学如此温柔相待”。
为什么选择寄出这封信?7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采访中告诉读特新闻记者,这封信并不是“未录取通知书”,而是一封充满暖意的感谢信与鼓励信,专门寄给那些通过港中大(深圳)综合评价考试并填报志愿但最终未能录取的同学。
“做老师40多年来,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很焦虑,未录取的同学也许会失落,我希望这封信可以宽慰他们一下,鼓励他们一下。”
据悉,自2016年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每年都会向未被录取的考生寄送《致未录取同学的一封信》。今年高考,学校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福建采取“631”综合评价模式,吸引了近3万名学子报考,逾1.5万名考生进入了线下面试。在学生已经查询到不被录取后,学校于7月18日统一用顺丰快递寄出“致未录取同学的一封信”,一共寄出了1300多封。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启动招生十二年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连续第十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中纯凭高考成绩模式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物理类、历史类均继续名列省内知名高校榜首。2025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内本科共录取1648人,其中普通提前批录取448人,综合评价录取1052人,艺术类录取95人,港澳台录取53人。
编辑 张克 审读 伊诺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