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添加、劣质电池,伪劣电子烟危害超出想象!|电子烟变形记③

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文/图
07-18 19:00
收录于专题:电子烟变形记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所谓“上头电子烟”添加违禁物质,而劣质电池引发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消费者陷入健康、安全等“多重陷阱”。

“禁售”果味电子烟隐蔽流通,打着“出口级”幌子的伪劣烟弹悄然售卖,电子烟市场乱象丛生隐藏巨大危害。读特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所谓“上头”产品添加违禁物质,而劣质电池引发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消费者陷入健康、安全等“多重陷阱”。

非法添加,危害健康

日前,读特新闻记者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多名电子烟卖家。添加微信后,对方随即发来标注各类水果口味的电子烟价目表。记者选定种类并转账下单后,数日内便收到了几盒仅印有英文生产信息的果味烟弹。

网购电子烟是否符合标准?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何种危害?记者随即将所购果味电子烟送往专业机构检测。检测报告显示,丙酮含量达到20.8 mg/kg,超出相关安全标准。

网购“果味电子烟”检测报告。

2022年10月正式实施的《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1700-2022)规定,电子烟仅限烟草风味,同时对烟具、雾化物和释放物提出严格技术要求,限定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及最大使用量,丙酮不在其列。

常温常压下,丙酮为一种无色可燃液体,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塑料、橡胶、纤维、制革等行业中。《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烟液中含有有害物质,低分子醛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对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甲醛、乙醛、丙酮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副主任陈小可在采访中指出,丙酮是一种常见有机化合物。吸入其蒸气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喉咙不适等症状,高浓度可能导致头晕、头痛、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表现。

除了丙酮,还有更为严重的添加物。据业内人士介绍,假冒伪劣电子烟通常无视国标要求,违法添加国标范围外的物质调味。

日前,四川达州警方与重庆开州警方联动侦破一起跨区域涉依托咪酯违法犯罪案件,抓获贩卖团伙76人,缴获依托咪酯电子烟烟油5.79公斤、烟杆8000余支。深圳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吴越在采访中介绍,依托咪酯是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诱导药物之一,主要通过静脉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抑制作用。其国内批准适应症用于静脉全麻诱导、麻醉辅助或短时手术麻醉。

“滥用依托咪酯严重危害个人健康,会直接损伤大脑神经细胞,进而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情绪调节障碍及运动协调能力减退等神经系统损害。”吴越进一步解释,吸食后可能出现头晕、站立不稳、言语不清及手部震颤等类似醉酒症状。长期大量滥用,存在致命风险。

另据此前报道,合成大麻素类物质也曾被溶于电子烟油或喷涂于烟丝等介质表面吸食。吴越表示,吸食该种物质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幻觉等反应,社会危害性极大。今年1月,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整治电子烟涉毒及违禁物质乱象。

线上卖家在朋友圈展示的风味电子烟。

劣质电池,爆炸“元凶”

据公开报道,2018年,法国图卢兹一名男子吸食电子烟时,其电子烟备用电池突然溅出火花并发出巨响,瞬间引燃外套。送医后,经诊断为腹部二级烧伤。2019年,美国德州一男子使用的电子烟突然爆炸,碎片扎进颈动脉致其不幸身亡。

在上述案例中,电子烟的起火爆炸往往毫无预兆。

一位电池行业人士解释称,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能短接电阻丝发热以蒸发烟油产生烟雾。烟杆内部核心构造包含充电电池和电子电路,电池是爆炸风险的主要来源。此外,充电器不匹配、电路短路、外界高温,以及工艺水平不达标等都可能导致电子烟爆炸。

另据一位品牌电子烟内部人士介绍,国标产品上市前需经监管部门技术审评,确保质量合规。而假冒伪劣电子烟未经质检,常使用劣质锂电池,存在电池爆炸等隐患。此外,这类产品一般通过非法渠道售卖,一旦因质量问题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无门、追责困难的困境,造成健康与财产的双重损失。

读特新闻记者在深圳华强北暗访时发现有商家正在售卖“果味电子烟”。

变形事小,重罪事大

2022年,《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国家标准相继施行,备受关注的电子烟消费税政策也于同年10月出台。根据政策,电子烟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纳税。生产(进口)环节的税率为36%,批发环节的税率为11%。

一位电子烟品牌工作人员坦言,参照卷烟税率征税后,合法电子烟价格有所上涨,部分消费者将目光转向了地下市场,给了变形电子机可乘之机。

各类违规变形产品,仅是一支烟这么简单吗?深圳律协刑诉委副主任、上海中联(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卢方在采访中表示,制售劣质电子烟绝非普通违法,而是多重犯罪叠加的重罪行为。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制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一定比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卢方表示,不法商家通过地下渠道生产伪劣产品并隐匿收入逃避消费税,可能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同时涉嫌《刑法》相关规定的逃税罪,纳税人将根据逃避缴纳税款的额度以及应纳税额的占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若电子烟中非法添加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等列管物质,其行为性质将更为严重,销售行为可能涉嫌贩卖毒品罪,吸食行为可能面临治安处罚,还可能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监制 钱飞鸣

策划 袁斯茹

海报设计 胡鑫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