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下班的途中,我忽地一眼瞥见深圳街头巷尾的水果摊上摆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岭南荔枝。一瞬间,满城皆是红荔香,在余晖的照耀下,这颗夏日红宝石显得更加娇艳欲滴,宛如绚丽壮观的漫天红霞。我沉醉在荔枝照黄昏浪漫遐想中,剥壳品尝着今年的第一颗荔枝。
打小我就跟随父母迁至深圳市宝安区。初来时,父亲为了让我尽快适应在深圳的生活,晚饭后总捎上我,一边踩着自行车,一边穿梭在街道巷陌,感受都市风格。我依稀记得,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看他指着灵芝公园内绿树成荫,说那是一片荔枝林,每年五六月迎来采收时节,场面很是壮观。而每年荔枝上市的季节,暑假也即将来临,远在老家梅州的亲朋好友来深圳与我们团聚。这让年幼的我,对荔枝成熟时的翘首以盼,又平添了一份幸福与亲情的回味。
后来,我们搬至宝安区上合村居住,住所旁有一大片浓荫蔽天的荔枝林。每年约三四月份,荔树开花繁如星,偶有几缕阳光穿透过青翠碧绿的枝桠,投洒下斑驳光影,微风轻拂,叶帘随风摇曳,草蜢、蜜蜂、金龟子、七星瓢虫欢快跳跃,在园林光与影的交叠,如同漫步在梦幻森林。荔枝红了,树下也总有吆喝叫卖的小贩,父亲闻声而来买上三五斤荔枝。他告诉我,这是黑叶荔枝,是最常见的荔枝品种之一,美中不足就是它的果核偏大。我轻咬一口,汁水四溢,口感清甜,齿颊留香,让我难忘。
我还记得,当时父亲下班总夹带着一份《深圳特区报》回家。我迫不及待打开报纸浏览,有关岭南荔枝的生动文字是我喜爱的内容。通过看报,我知道在鹏城,每年都会举办荔枝节特色节庆活动。副刊的散文随笔,则让我沉醉于五湖四海来深建设者与荔枝的岁月情缘,这样的阅读也让我大开眼界,认识更多的荔枝品种。如肉质细嫩的白蜡,红绿相间的妃子笑,果皮鲜红的白糖罂,晶莹剔透的桂味,圆润饱满的糯米糍等,南山荔枝和黄田荔枝俨然成了深圳特产的城市名片。而深圳人与荔枝的不解之缘,凝聚着拓荒牛艰苦奋斗的甜蜜密码。
又是一年鹏城万里待荔红,满城尽带红荔香的盛夏时节,我又来了一场城市漫步。不知不觉,我发现荔枝的果香文化早已渗透特区城市建设:深圳大学昵称为“荔园”,吃早餐的店叫荔湾村,居民谈笑间咀嚼荔枝咕噜肉,脚踏红荔路,探秘荔枝公园等,从“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美味体验,到“来了都是深圳人”的时代共鸣,荔枝的千年流传恰似延绵中华文明的美味史诗,见证奔腾不息的励志人生。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