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贩有了“暖心港”,“烟火巷”里智慧治!深圳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训首课在南山开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实习生 周诗睿/文
07-16 14: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七月流火,鹏城街巷间的烟火气里正升腾着新的活力。

七月流火,鹏城街巷间的 “烟火气”里正升腾着新的活力。7月15日,深圳市占道经营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训首课在南山开课,市、区城管系统负责人与街道执法代表等齐聚南山街道,通过现场观摩示范摊位、治理经验分享、政策解读等形式,共同探寻城市户外经营秩序提升的“南山答案”。

观摩团一行首先来到南山街道学府社区摊贩经营场所——桂庙花园东南侧南海大道人行隧道。眼前的场景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摊贩聚集地的印象:排列整齐的摊位,透着规范有序的新气象;摊位前的二维码清晰醒目,市民扫码便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摊贩的详细信息,实现透明化消费;统一加装的雨棚不仅为经营者遮挡风雨,更让整个经营区域显得整洁统一,既保留了市井生活的温度,又彰显了精细化管理的力度。一位正在整理摊位的摊主笑着说:“现在有了固定场所,不用再担心被驱赶,不用到处 ‘打游击 ',心里踏实多了,客流量也比以前稳定不少。”

据了解,这片规范经营区是南山街道 13 个摊贩经营场所之一,南山街道以 “党建引领 + 多元共治”探索出户外摊贩治理新路径,其经验已在南山区全域推广。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既保留了市井烟火气,又维护了街面整洁,成为 “疏堵结合” 治理理念的鲜活注脚。

在随后的培训会上,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舟表示:根据全市《户外经营秩序提升攻坚行动》部署和要求,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紧扣 “长远结合、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疏堵结合”主线,取得显著成效。目前,35 个规范摊贩经营场所陆续投入使用,城区 “颜值”与 “烟火气”实现同步提升。

在疏导环节,南山区坚持数据先行,各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地毯式摸排,累计录入系统流动摊贩 2023 档,为科学规划提供精准依据。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循 “提出意向、综合研判、方案草拟、议事协商、公示备案”的 “划定五步”流程,组织居民议事会,吸纳各方意见优化方案。目前,21 个点位已通过公开抽签完成摊贩入驻,剩余 14 个将于 7 月底前收官,全部 35 个点位可容纳 1047 档摊贩规范经营。

与此同时,南山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充分发挥牵头统筹作用,构建“城管+公安+交警”多部门常态化联动机制,形成执法合力;整治占道摆卖,南山有“法宝”:每周全区统一执法+街道轮动执法。上有无人机巡航、智能摄像头识别,下有巡查队伍实时跟进,通过“定点清除+巡逻即清+重点值守”,让违规摊点无处可藏。成功整治腾讯滨海周边、泛海拉菲周边等区域顽固点位,全区10个重点难点占道摆卖已基本“清零”。在9月底前,南山全域将实现违规占道摆卖“清零”目标。

如今,南山区正通过精细化治理,让流动摊贩从 “马路游击”变为 “规范经营”,让城市管理从 “单兵作战”转向 “多元共治”,在保持市容整洁的同时,守护好市井烟火气,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实习生 周诗睿/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