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夏意正浓。7月14日,鲁迅文学院东莞作家研修班开学典礼在京举行。36位来自广东东莞各行各业、有着丰富基层生活经验的素人写作者相聚鲁迅文学院,开启了为期两周的学习时光。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媒介的发展,人民群众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地参与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之中,深刻地改变着文艺的形态和生态。人民大众正成为新时代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强大动能,新大众文艺的潮起充分彰显了全民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从清溪村村民到西海固基层作家,再到东莞素人写作者,他们都用真挚的语言记录生活感悟、抒发内心情感,让作品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
今年以来,以素人写作为代表的东莞文学现象成为新大众文艺的实践样本,“东莞文学现象”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持续“出圈”。从打工文学的奋斗印记,到素人写作的多元表达,再到新大众文艺的百花齐放,东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学发展之路。东莞素人写作群,是在城市文化战略支持和良好文学传统推动下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学现象,是新大众文艺湾区叙事的实践样本。广东省作协高度重视新大众文艺创作发展工作,深入调研掌握全省情况,谋划扶持新大众文艺创作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大力发展新大众文艺的新方法、新路径。
据介绍,本期研修班是鲁院首个面向素人写作群体的文学专题班,学员均由东莞市文联筛选推荐、经鲁迅文学院严格遴选并报请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同意而最终录取。其中,中国作协会员9人,省市级作协会员27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着丰富的基层生活经验,是新大众文艺的真正实践者。
为了办好本期研修班,鲁迅文学院在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本期学员的具体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置。在强化思想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与新大众文艺有关的内容。课程安排上,将邀请知名作家、评论家、学者为学员们授课,给予专业的指导;邀请国内重要文学期刊的资深编辑,通过高水准的改稿对话,为学员们的创作把脉。
编辑 李璐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