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理论周刊

郑兴刚 郭沙
07-14 08:10
收录于专题:理论周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守正创新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征途中,全党要锚定改革的发展方向,激活改革的发展动能,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巍巍巨轮不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恪守正道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恪守正道,守好本和源、根和魂,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恪守正道,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否则就跑偏了方向,背离了初心,改变了性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和最突出优势,也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前提和最坚实保障。中国共产党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领导改革开放工作的体制机制,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开放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健前行,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和任务真正落地见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的鲜明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反复证明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才能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始终能够沿着正确方向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唯一“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因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永不背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又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互促共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开拓创新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锐意开拓创新,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开拓创新,具体而言,就是要大力解放思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大力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思想前提,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大力解放思想,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活力的不断释放和增强。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亟待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以更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解决问题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必须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以更好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着力推进理论创论新等各方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不断增强创新理念,切实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论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而要推进创新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结合”的正确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必须聚焦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路径和创新机制;必须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坚决打通影响和制约全面创新的卡点堵点;必须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动能、聚势能、提效能;必须坚守人民立场,坚持融合发展方向,创新传播形式和内容,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不断为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必须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恪守正道的基础上革故鼎新,通过革故鼎新更好恪守正道,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党加强基层政治建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2ZDA0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分别为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郑兴刚 郭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