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解读《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下简称《意见》)以及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此前,省政府于5月18日出台《意见》。之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逐一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当日,“1+20”政策文件正式对外公布。
据广东省副省长王曦介绍,《计划》是十四五以及更长时间内广东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指导文件,广东将致力构建多点支撑、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
据了解,立足于稳,广东选择了产值5000亿元以上,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对全省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有关产业集群作为“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夯实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具体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以上产业集群在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到15万亿元,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是广东经济重要基础和支撑。
同时,着眼于进,选择产业辨识度高,产值在2000亿以内切口较小,有高成长性、强化未来发展产业方向的有关产业集群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一步抢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创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新前沿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
据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去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以上,集聚效应初显,增长潜力巨大,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据介绍,以上“1+20”政策文件是有机整体,从宏观层面把握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局性问题,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从中观层面促进地区之间产业错位发展,达到区域分工合理、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从微观层面强调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协作分工,对细分领域发展重点提供指引,全面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创新链。
记者注意到,排名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首位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标直指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基本解决“缺芯少核”问题。
排名十大战略性新型产业集群首位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同样聚焦“缺芯少核”,补齐芯片制造短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将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加快推进EDA软件国产化,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积极发展先进封装测试。
编辑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