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07-10 07: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说,这五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标杆城市深圳去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46%

郑栅洁说,“十四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他指出,我国站上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等,彰显了我国创新的重大突破。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说。

研发投入加速增长。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8%,规模增加到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从主体看,企业是研发投入高增长的主要力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从标杆看,深圳作为创新标杆城市,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6.46%。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大步迈向全球创新中心。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突破。如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了“中国芯”;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深化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接续推出了一批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夯实民生之基,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2024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2%、29%和48.8%。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聚焦民生之需,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惠及全民。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回应民生之盼,加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从无到有、惠及4亿多人次。高质量“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的占比提高到64.6%。

绿色已成为当代中国鲜明底色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郑栅洁介绍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个方面。

“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的面积,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

“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钢材中,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周海兵表示,202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的492万辆增长5倍多。

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接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成效主要体现在‘畅循环’‘激活力’‘提效率’‘增效能’四个方面。”他说。

畅通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从151项减到了106项,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组建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突破重点行业改革难点。在要素资源领域,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组建了国家数据局;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在招标投标领域,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和数字证书(CA)互认,保障公共资源“公平善用”。

提升综合改革效能,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支持上海浦东、深圳、厦门等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分4批推广88条创新举措,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回顾‘十四五’这五年,遇到的困难问题比预计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预期的要好。”郑栅洁说,展望未来,“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