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圳在吸引国际人才、资本、资源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更多的外籍人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在深圳工作、生活,其家庭关系和法律需求也随之多样化,这对诉讼服务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作为全国首家集中管辖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家事案件的基层法院,2022年7月6日,揭牌成立深圳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审判中心(以下简称审判中心)并正式受理案件。据该院7月8日发布的《深圳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审判中心白皮书》显示,3年来,审判中心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家事案件2783件,涉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欧、非、北美、南美、大洋洲等六大洲。其中,涉港案件1912件,占比 68.7%,是深港两地交往紧密、血脉相连最直观的诠释。”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代名词,在跨境家事诉讼上同样出彩。审判中心依托“深圳移动微法院”,首创一站式跨境家事诉讼“云平台”,可实现“云诉讼”“云探望”“云调解”等案件全流程在线办理。截至今年 7 月 5 日,审判中心已开展“云庭审”176 件、“云调解”832 件、“云探望”28 件,大幅节约港澳地区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为大湾区跨境司法服务筑牢数字化基石。
数据显示,在审判中心受理的跨境家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达1112件,占比39.96%,涉及49个国家和地区。审判中心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原则,深耕跨境家事纠纷“1833”柔性审判模式,即以审判中心“一平台”为载体,使用心理评估室等“八套配套设施”,创新全方位联动、全流程介入、全员调解的“三全”调节模式,通过对婚姻家庭和亲情关系的诊断、治疗、康复“三步法”柔性化解。据悉,该模式运行以来,跨境家事案件审判质效提升明显,已结案件调撤率达 65.44%。
在一宗涉俄罗斯涉港抚养费纠纷案件中,法官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原则,查明并对比中国内地法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及俄罗斯联邦法律有关抚养费给付数额标准、期限及方式等规定,最终确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更契合被抚养人的实际需要。这是全省首宗比较三法域法律规则后,适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的准据法的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由审判中心搭建的全国首家专业化审判领域域外法查明平台,可实现多法域法律资源一站式收录、一站式检索、一站式查明。目前,已上线婚姻家事法律法规 256 部,覆盖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8 个法域,收录国际条约和区际司法协助安排 17 部、婚姻家事典型案例 6027 个,日均点击量5000次。
此外,审判中心还为跨境家事案件提供线上的“云探望”服务,并与妇联合作建设了“同心圆”亲子探望室,有效解决离婚案件中的探望难题,为增进亲子关系、缓解家庭矛盾提供了专属空间,也是司法温情的有力实践。
“家事也是天下事。”龙华区法院院长师玮表示,“审判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回应涉外法治建设需求,持续深化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审判机制改革,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深化跨境交流与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全力打造立足深圳、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家事案件审理平台。”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