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插画艺术展视觉形象
在本次插画展上,来自芬兰的著名插画师珍妮娜·罗薇在关馆举行了个人展览,这也是她在中国首个个展。作为蜚声国际的插画师,珍妮娜·罗薇拥有10多年的创作经历,在艺术、技术与商业之间游刃有余游走。借她在深圳举行个展的机会,记者日前专访了珍妮娜·罗薇,她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亦阐述她对插画的看法以及未来插画的发展趋势。
珍妮娜·罗薇是芬兰赫尔辛基的自由插画师,毕业于罗得岛设计学院。曾获2009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奖,2010 美国Print杂志评为全球20位新视觉艺术家。其插画作品应用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珍妮娜·罗薇有一张典型的北欧人的立体轮廓,长相甜美,说话语速中等。这是她在中国的首个展览,显得很兴奋,与此同时,她也被深圳的设计氛围深深感动。
咖啡罐插画应用的包装
在传统的定义中,插画多半指手工绘制的图画,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制作的图画也进入了插画的范畴。这10年来,中国的插画业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依附印刷品和书籍,转而大量运用到新媒体与电子媒介的领域,也因此插画与商业展开更广泛更亲密的“联姻”。
在国内的插画设计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尴尬问题,如何让插画更接地气,与商业实现更好的嫁接。谈及这一问题,珍妮娜·罗薇说得非常坦白。她认为,尽管我们很多时候比较痛恨物质唯上的原则,但设计师确实又是整个商业机器重要的一部分。物质主义整个核心的原则,就是能够复制或者是创造更多的选择。在拥有更多选择时,我们才能够达到更多的自由性。“设计者通过客观世界和周边所生活的物质世界,来做更多的创造,比如物品,或者是图形,表现我们内心的念头、渴望,并将它具像化。”
芬兰航空
到底一个成功的插画作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珍妮娜·罗薇认为,一个好的且成功的作品,不应是受众看完以后就停滞在那里,而是观众看完后,对作品产生认识,并向周围传递这种认识,形成一种具体的呈现形式。“如此以来,作品本身就具备了活力,传播得越来越广。最后它可能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生命力,并不用人为去干预,它自动会产生一种生命力去传播。”
大胆奇幻的想像力、肆意飞扬的笔触、和谐丰富的色彩运用,强烈的视觉风格,让珍妮娜·罗薇在20岁的时候就在全球的插画界展露头角。珍妮娜·罗薇对自己的插画师之路有着精准的认识。譬如,她认为,作为一个插画师,必须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清楚,同时也能够很明确地知道客户在哪里,能够发掘客户,定位客户。“你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自己和外部世界,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库的内容产品丰富起来。”
圣诞包装
紧追潮流,不断探索是珍妮娜·罗薇的理念。她记得在在赫尔辛基的设计大学攻读的时候,设计系的系主任有一句引言放在他的办公室门上,让她印象颇深。一句来自《爱丽丝漫游仙境》的话,“你已经用尽全力去奔跑,却依然停留在一个地方,如果你想去别的地方,你至少要比现在跑得快一倍。”
当不少插画师在2D领域时,珍妮娜·罗薇已经开始进行3D插画的创作。此前她还成功将她的插画作品用在人体之上。对她来说,向前奔跑是她面对插画师的姿态。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