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基层法律服务“金色调解阵线”,近日,由福田区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厚德现代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厚德中心”)实施的“物业小区治理模式创新项目”,在福田区香蜜街道多个社区密集开展了九场“社区巡回调解及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将专业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成功构建“预防-调解-普法”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有效化解社区矛盾,提升居民法治意识。
家门口解难题,普法零距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业管理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物业治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频发、邻里纠纷时有发生等。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亟须创新的解决方案。面对社区日益增多的物业及邻里纠纷,厚德中心创新服务模式,主动下沉社区。活动前期通过线上渠道精准通知,吸引居民参与,活动现场,由翁木子、姚郁环、林慧等专业律师组成的团队坐镇社区,设立咨询调解点。
律师们耐心倾听居民诉求,重点解答物业纠纷、邻里矛盾、合同争议等高频法律问题。例如,在6月20日农园社区的活动中,姚郁环律师针对棘手的住宅漏水渗水纠纷,从法律条文到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成功促成涉事双方达成和解,成为就地化解矛盾的生动实践。基于多次调解经验,团队还形成《住宅小区漏水渗水综合分析报告》提交社区,为后续问题处理提供专业参考。
活动不仅提供现场一对一咨询和调解,还设有满意度调查和纠纷咨询表收集环节,确保服务贴合居民需求,复杂问题后续跟进。
化解矛盾、提升素养、创新治理
高效化解基层矛盾:项目成功实现纠纷就地解决,打破居民寻求专业法律帮助的壁垒。九场活动有效调解多起物业与业主、邻里之间的纠纷,减少了社区冲突,营造了和谐氛围。律师从法律和情理双重角度切入,力求和解,避免矛盾升级。针对多发的漏水、渗水问题,通过多次的调解活动,律师总结经验,形成了《住宅小区漏水渗水综合分析报告》并提交社区,有助于今后常见问题化解。
切实提升居民法律素养:通过面对面的普法宣传和答疑解惑,居民对《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了更深理解,明确了自身权利义务,学会了运用法律思维解决日常问题,社区法治氛围显著增强。
探索创新治理模式:项目成功实践了“社区+法律专业人士+N方主体”联席治理模式。专业律师等机构作为独立、客观的第三方力量介入,有效弥补了传统物业管理和社区协调在处理复杂矛盾时的不足,为物业小区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活动有效增进了居民间的理解与尊重,促进了业主与物业的顺畅沟通,提升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构建和谐宜居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收集居民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活动质量,活动还设置了居民签署纠纷咨询表以及活动满意度调查表的环节。这些表格不仅记录了居民参与活动的痕迹,更为厚德中心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通过分析居民的需求和建议,厚德中心能够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使后续活动更加贴合居民实际需求。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律师也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回复。
法治力量赋能社区善治
厚德中心“物业小区治理模式创新项目”以巡回调解和普法宣传为抓手,成功将法治思维与专业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九场深入社区的活动,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法律困扰,更提升了社区整体的法律素养和自治能力,为福田区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为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