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社区长青老龄大学春季班圆满结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实习生 周诗睿
07-08 15: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桃源社区长青老龄大学春季班汇报演出精彩上演,社区大舞台现场掌声迭起。这场由桃源社区党委主办的活动,以9大特色节目全景式呈现老年学员的学习成果,生动诠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区老年教育实践。 多元课程成果绽放,银发学员闪耀舞台

汇演以乐器班《红歌联奏》开篇,《喜洋洋》的欢快旋律点燃现场。据项目方案显示,2025年桃源社区长青老龄大学开设声乐、太极、旗袍等8门专业课程,全年计划开展192次专业课教学。

此次参演的太极班《中国功夫》、舞蹈班古典舞《你像三月桃花开》等节目,均为日常教学的精华呈现。其中,旗袍班学员身着传统旗袍服饰演绎《笑纳》,以优雅步态展现东方美学,收获满堂喝彩;朗诵班《幸福桃源》则用真挚语言勾勒社区和谐图景,引发观众共鸣。

节目编排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声乐班混声合唱《南湖的船 党的摇篮》以歌声回溯红色历史,男声独唱《伊利河的月夜》用深情旋律传递浪漫情怀。这类作品与项目“夯实精品特色课程、形成示范效应”的目标高度契合。数据显示,春季班累计服务超2700人次,学员年龄覆盖50至75岁,凸显社区老年教育的广泛参与度。

标准化办学体系护航,教学成果获多方认可

此次汇演的指导师资团队专业背景扎实:太极指导老师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声乐教师持有专业音乐教师资格证,旗袍形体导师拥有国际认证。这一配置源自项目“多维度考核师资、建立人才储备库”的严格机制,也是落实《南山区长青老龄大学体系标准化建设分阶创建工作方案》的具体实践。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项目采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安全教育”模式。春季学期已完成1次开学第一课、2次思想政治课、2次党课及1次急救安全课程,如急救安全课程通过专业讲师指导,提升老年学员应急能力。这种“文化教育+素质提升”的复合培养模式,让学员在艺术学习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进阶。

学员风采故事动人,学习热情感染社区

在春季班的学习过程中,多位老年学员的故事成为社区佳话。65 岁的张阿姨报名了舞蹈班,起初因肢体协调性不足在舞蹈练习中屡屡受挫,但她坚持每天在家跟随教学视频加练 1 小时,最终在汇报演出的古典舞《你像三月桃花开》中完成了高难度转身动作,用毅力诠释了 “不服老” 的精神;72 岁的李爷爷是朗诵班的 “明星学员”,年轻时从未接触过朗诵的他,为了说好《幸福桃源》的每一句台词,随身携带手稿反复琢磨语气语调,还主动向年轻学员请教发音技巧,其认真态度让不少学员深受鼓舞。

这些平凡又动人的学习经历,展现了老年学员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爱。学员们常说:“在老龄大学不仅学到了技能,更找到了年轻时的朝气。” 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也影响着社区其他居民,春季班期间,已有多位社区中年居民向居委会咨询秋季班报名事宜,希望未来能参与类似的学习活动,让银龄教育的活力进一步辐射到社区各个年龄层。

随着手风琴双人奏《凯旋归来联奏》的激昂旋律,汇演落下帷幕。学员们集体上台合影时,舞台上的笑容与掌声,不仅是对“活到老,学到老”精神的生动诠释,更见证着社区老年教育如何以文化赋能,让银发岁月绽放别样光彩。据悉,秋季班将于9月启动,届时将延续“银龄乐学”理念,持续为社区长者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实习生 周诗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