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 | 聚磅礴之力共绘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07: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2日,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同步举行,号召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是“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15周年。15年来,持续开展的扶贫济困日活动,已从最初的扶贫帮困拓展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协调攻坚。今天的“6·30”,既是一场凝聚爱心的接力,更是一场推动发展的行动。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始终把自身发展融入全省、全国大局,坚定扛起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从“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到“圳帮扶”计划,到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再到企业结对帮扶粤东西北,深圳不断用产业、科技、人才等优势资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用实打实的项目、看得见的成果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全面振兴是一篇久久为功的大文章,既要有政府部门的系统谋划、政策引导,也要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持续投入。深圳的企业家、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要继续以创业精神兴公益,以市场理念助振兴,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形成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城市品格,持续为广东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各自赢得新的更好的发展机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深圳当以更强烈的责任感、更扎实的举措,把“6·30”这一公益品牌擦得更亮、做得更实。要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推动资源和力量精准对接乡村所需,深度融入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融合示范样本建设等重点任务,让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善心如水,润物无声。新时代的乡村全面振兴,不只是帮扶与被帮扶的关系,更是共建共享、互促共赢的关系。把乡村振兴这件大事办好,既是时代赋予深圳的使命,也是这座城市最深厚的人文底色。

汇聚每一份爱心,释放每一股善意,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深圳必将在广东乡村全面振兴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共建美丽中国、共享幸福生活书写更加精彩的深圳篇章。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