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交二航局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一工区项目党支部联合深圳城市职业学院景观与生态学院开展“万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项目工程师李杰华化身“特聘讲师”,带着鲜活的工程案例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工程启蒙课”,在播撒工程建设火种的同时,生动讲述企业故事,展现品牌担当。
作为本次授课的主讲人,李杰华工程师是行业内的杰出典范与创新先锋。他不仅拥有包括4项省部级奖项在内的多项荣誉,还发表了6篇论文(含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3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并参与了多项集团级和地方标准的编制。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项目是本次课堂的生动教材。该线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的关键一环及深圳“东进战略”的重要支撑,起自龙岗区龙城站,途经龙岗、坪山,止于大鹏新区新大站,全长约39.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设站6座。它不仅服务于城际、市域客运,更是深圳东部旅游快线,对改善区域交通、促进旅游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课堂上,李杰华工程师紧密结合其负责的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一工区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工程安全管理的核心知识。他特别聚焦项目中的盾构法隧道施工,剖析其安全风险要点,将复杂的工程实践转化为一堂引人入胜的科普课,让在场师生近距离感受现代工程科技的严谨与魅力。讲解过程中,不少学生举起手机记录重点,还有同学举手提问:“李工,盾构机在掘进时遇到孤石该怎么办?”“大学生如果想进入工程行业,需要提前培养哪些能力?”面对这些问题,李杰华笑着一一解答:“遇到孤石时,我们会通过地质雷达提前探测,结合破碎锤或微爆技术处理,同时调整掘进参数确保安全;至于职业能力,除了专业知识,更要培养‘现场思维’——工地是最好的课堂,图纸要和泥土‘对话’,数据要和机器‘共鸣’。”他的回答引发阵阵掌声,有学生感慨:“原来课本里的‘岩土力学’,在工地上是这样‘活’起来的!”
活动期间,项目团队还为学生们送上了中交二航局特色纪念品,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工程行业和工程师职业的认知与向往。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的听课老师高度评价道:“这堂课成功地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与前沿科技教育有机融合,通过‘精神+实践’的双轨育人模式,在青少年心中厚植了家国情怀与创新基因,是一堂不可多得的优质课程,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认知和选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繁忙的建设工地到书声琅琅的校园,当工程人的反光背心与青春校服相遇,当施工蓝图与课本知识碰撞,“万名工程师进课堂”活动架起了一座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之桥。这场跨界联动不仅让青少年真切触摸到基建强国的时代脉动,更彰显了新时代工程师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是城市的筑造者,更是知识与梦想的播种人。相信未来这粒探索科技、投身工程的梦想种子,必将在更多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