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本上的“民主协商”化作少年笔下的提案,当校园里的青春思考聚焦社会热点议题——近日,由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以下简称“育才三中”)举办的“提案筑梦,少年先行”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决赛落幕。8组参赛团队走上舞台,用少年视角解读社会问题,以创新思维书写责任担当,这场赛事不仅是该校模拟政协社团“三维协同”民主实践教育的生动缩影,更勾勒出新时代青少年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图景。
据了解,育才三中模拟政协社团的成长依托于“专业指导 — 赛事驱动 — 常态运作”的三维协同框架体系:校内由道法学科带头人、团委书记等组成核心指导团队,校外特聘南山区政协委员担任顾问,形成“双导师制”全链条培养机制;赛事驱动则以校级“提案筑梦,少年先行”大赛为引擎,首届赛事吸引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参加;常态化运作模式形成“一课一赛一实践”机制:每周开设民主实践工作坊,每学期举办模拟提案征集大赛,每年开展 2 次社区调研实践,构建覆盖初中全年级的民主教育网络。
将模拟政协活动与道法课程深度融合,是育才三中的特色探索。该校创新实施 “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 三螺旋融合策略:在八年级“公民义务”单元增设“提案中的公民责任”专题,通过分析《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案例理解权利义务统一性;开发“民主决策工作坊”校本课程,学生在设计《校园艺术节筹资方案》时,既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预算建模,又结合道法课 “参与民主生活” 知识设计表决规则。
社团成立两年来,学生实现从“课堂倾听者”到“社会建言者” 的蜕变:调研议题从“教学楼卫生间异味治理”等校园小事,拓展至 “AI 教育规范”“流动摊贩数字化管理”等公共议题;实践方式从被动执行任务,转变为主动走访城管部门、访谈心理咨询师获取一手资料。初一(9)班《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防护》模拟提案组自发访谈心理咨询师;初二(9)班团队在《兴趣特长纳入学业评价体系》模拟提案中,以“67%初中生因学业压力放弃特长”的调研数据,呼吁打破“唯分数论”,并提出“区级特长资源库”“中考特长积分制” 等系统建议。
在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图景的当下,育才三中模拟政协社团的探索具有特殊意义——当学生们在舞台展示模拟提案时、在评委提问环节从容应答时、在社区调研中记录民生需求时,民主的种子已悄然扎根。这份由青少年书写的“青春提案”,不仅是对教育创新的探索,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校园里最生动的实践注脚。
“让提案从课本走向生活,让民主从理念化为行动。” 社团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推进两大计划:一是汇编“少年金点子”手册,收录《流动摊贩数字化管理》等优秀模拟提案,为社团学生提供参考;二是联合南山区政协开展“校外导师进校园”活动,在模拟提案的撰写与打磨中,内化民主协商的内涵。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