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 医风医德成必修课,为优质医疗服务吹进一股新风
读特评论员 赵强
2020-09-25 07:59
收录于专题:特评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医德医风的建设也被列为了一项重要内容。文件明确提出,要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 扶伤精神。要将医德医风、法律法规、急诊和重症抢救、感染和自我防护,以及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知识与技能作为医务人员必修课。

人们常说,医者仁心。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赞美,也是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期待与要求。甚有人言:德不近佛者,无以为医;才不近仙者,无以为医。从这些话语当中,可以体会到在人们心目中,要成为一名济世救民的良医,应当是德才兼备,在医德与医技之间,医德更要放在首位。医德同医技一样,不是与生俱来,也是要经历用心的学习和磨练才能习得。由此而言,《指导意见》将医德医风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医务人员必修课摆上讲堂,既是医务人员学习成长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培养德才兼备的良医,首先要有堪称楷模的良师。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现在虽然不像古人学医,常常是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医德医技在耳濡目染之间悄然修得,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医院实习时,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言为世范,行为人师。医学院的老师尤其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从事医学教育的老师们,既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教授学生们专业知识,也要言传身教,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医学伦理、科研诚信等有关医德医风的教育。与此同时,医学院还要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法规以及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医为仁者,仁者爱人也。在医学院的老师那里,严格是爱,保护也是爱,学生们从老师那里接受到了爱的传承,才能在春风化雨中成长为德才兼备的良医,将爱的力量传递到将来的患者身上。

医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上,也在医疗一线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奋不顾身的医护人员,他们逆风前行的身影彰显出高尚的医风、崇高的医德。医学界有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在说,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新的病魔的挑战,再高超的医疗技术,也不能确保患者一定能够被治愈,而帮助、安慰患者,常常是医者最重要的工作。换言之,良好医风医德给患者带去的无形力量,有时要超过医技。医学生们要努力向抗疫英雄、前辈学习,汲取精神力量,内化为培养自身良好医风医德的精神内核,为成长为良医做好充分准备。

培养德才兼备的良医,还须有良好的制度、厚植良医茁壮成长的土壤。如果对医学生只要求他们一味奉献,不求回报,那其实是道德苛求,并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医风医德。好的医务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应该是让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能够“好人有好报”。《指导意见》在将医风医德作为医务人员必修课的同时,还提出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中,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破除唯论文倾向。这样的制度设计,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打开了上升空间,通过对他们的价值认可,鼓励他们成为医风廉洁、医德高尚、医技高超的良医。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逐步落实,会为医疗服务领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质新生力量,人们也将从越来越好的医疗服务中,由衷生发出对医护人员这份职业的崇敬。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