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社|防灾减灾需要人人参与个个尽责

钟书见
07:4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地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旨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共同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防灾减灾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安全守护者,都应当树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首当其冲的就是排查藏于身边细微之处的灾害隐患。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线路是否老化,燃气使用是否安全;比如在工作场所,房屋设施的抗震能力是否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疏散通道是否畅。只有人人讲安全,时刻保持警惕,主动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才能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提升应急能力是防灾减灾的“最后一道闸门”,也是实现个个会应急的关键一步。我们欣喜地看到:河南、安徽、浙江等多地在校园开展地震疏散、火宅逃生等应急演练;深圳南山区在公园里设置安全教育体验馆,模拟电梯事故、台风等多个场景,让民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陕西西安、广西北海等地走进工厂、企业,带领工人们认真接受安全生产培训……通过“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的方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自救互救能力,让生命多一份保障。

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防灾减灾也需要科技赋能。从卫星遥感监测灾害隐患,到智能预警系统的广泛应用;从大数据分析灾害风险,到应急救援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各地展示和推广应用的各种科技成果,不仅为防灾减灾工作注入新动能,更推动防灾减灾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迭代升级”,让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更加精准高效。

防灾减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协同发力。各地要以宣传周为契机,将“安全”刻入城市基因,让“应急”成为生活本能,共同把防灾减灾安全网越织越密。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钟书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