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前哨连”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永葆本色铸忠诚的特区前哨卫士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胡章涵 郭江宇
04-28 12:0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永葆本色铸忠诚

一个中队感动一座城市,一个城市纪念一个中队。

2025年4月23日下午,随着红绸徐徐揭开,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牵头建设的“红色前哨连”广场正式投入使用,正式成为当地军民鱼水情深的又一重要标识。广场位于珠海市情侣南路与安澜街道交汇处,与不远处“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相互映照成一幅绝美画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组建于1944年,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先后涌现出张继、尚其山、梅开春等战斗英雄。中队官兵挺立特区前沿、突出政治锻造,勇于担当使命、奋斗攻坚作为,中队相继圆满完成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5周年庆典,珠海国际航展安保和抗击台风“天鸽”等重大任务,先后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青年文明号”,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0次。

“我是‘红色前哨连’的一员,我宣誓:忠于党和人民,践行历史使命;拒腐蚀,永不沾,永葆红连本色……”哨位旁的巨石上,“红色前哨”4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面向巨石,官兵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巨石如碑,铭记着中队官兵的贡献,也成为官兵的精神图腾。驻守在珠海这座开放之城、口岸之城,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如同那块巨石,牢牢扎根在哨位上,守护着驻地的和平与安宁,也抵挡了数不清的腐蚀和诱惑。

荣誉室内,记者见到一份泛黄的档案,里面见证着官兵的忠诚信仰。1992年10月17日,年仅18岁的中队战士梅开春,在巡逻途中突然发现三四个鬼鬼祟祟的黑影,他立即上前盘问。刚刚实施过犯罪的几人当即拿出一沓现金请求梅开春“网开一面”,被梅开春果断拒绝后,仍不死心的几人继续抬高价码:“如果放了我们,再加10万元。”面对巨额金钱诱惑,梅开春始终不为所动,陷入绝望的几人顿生歹心,趁他不备、开枪突袭,梅开春壮烈牺牲,把鲜血浸染到“红色前哨连”的战旗中。

久居闹市不染尘,身处繁华不为惑。中队官兵担负特殊任务,经常面对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益诱惑。驻地老百姓有句顺口溜,“点点头,半栋楼;招招手,不用愁!”但官兵拒腐防变的防线始终坚固如磐,从未被攻破过。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

早在1969年,支部“一班人”便制定“三条铁律”和“四个不准”,规范了官兵行为,有效降低了廉洁风险。近年来,中队与目标单位互聘执纪监督员、制作廉政监督卡,每月定期组织警示教育,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把警句箴言悬挂在醒目位置,创作廉政歌曲、话剧等文艺作品,把《忠诚铸就钢铁防线》的连歌唱响在新时代。

在珠海当地,武警中队“三让营房”的故事一直被传为美谈。

从2009年到2024年,中队为支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两次搬迁、三次腾让营区,官兵对此毫无怨言。人民群众赞誉道:“驻地的安宁发展,离不开‘红色前哨连’的默默奉献。”从中队组建以来,“护卫驻地平安、传承‘红连’精神”就深深植入了一茬茬中队官兵的内心。

珠海市某儿童康复中心舞蹈室内,中队官兵正用大鼓震动地板,引导听障儿童随节拍起舞——这是他们与这群“特殊天使”延续18年的默契。

2007年,时任中队长古小彬路过康复中心时,偶然间瞥见孩子们用手语“唱国歌”的震撼一幕,中队就此开启“迷彩守护”行动:定期为孩子们理发、维修设施、编排无声舞蹈。下士查健鑫为教会孩子们《灯火里的中国》舞蹈,用身体律动替代语言指令,一堂课示范数十次汗透衣衫……

2024年“六一”前夕,官兵带着蛋糕与军乐再度赴约,孩子们以“武警叔叔好”的唇语、热情的拥抱和画满迷彩的贺卡相迎。官兵们早已从“帮扶者”变为孩子们的“家人”,用“地板鼓点”叩开无声世界,以“手语敬礼”架起心灵桥梁。院长许月娥说,这抹橄榄绿已成为患儿认知世界的“一道光”。

2024年10月12日,由武警广东总队举办的“同心同行·强国有我”港澳青少年进军营活动在中队成功举办。50余名澳门青少年受邀到中队观摩军事课目表演、武器装备展示,学习部队光荣传统、先进典型事迹,亲身体验军事训练和日常生活。“走进‘红色前哨连’,才能更加深切感悟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武警官兵的默默奉献”,澳门濠江中学学生马俊逸感慨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中队加速推进执勤信息化建设,率先试点可视化执勤信息系统,还配备了无人机救生圈抛洒器等多种救援装备,确保及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号哨位前方发现可疑目标,迅速前往查看!”2024年初,春节前夕的伶仃洋畔,原本寂静的夜空被对讲机里突然传来的声音打破,一场由支队组织的方案演练拉开序幕。

参加演练的作战勤务值班员黄泽聪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虽然成功处置了演练课目,但自己却由于操作不熟练存在漏洞……自此以后,黄泽聪开始深入研究设备操作使用,积极引导中队官兵熟悉每一个哨位上的“新设备”,带领中队干部和领班员熟练掌握执勤信息系统操作方法。同时,中队针对可能发生的18种一般情况、14种重大情况逐个反复研究、演练、复盘,不断提高哨兵执勤应变能力,探索总结“一线执勤哨兵能应急、二线临近巡逻能增援、三线周边力量能封控”的战法在全总队推广。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胡章涵 郭江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