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技术与情怀的双重胜利。”广州建筑集团四建公司项目经理蒙俊祺表示,为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到来,于2024年12月31日提前90天交付验收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焕新项目已从专业赛事空间向全民共享载体转型,将以智慧化、绿色化、国际化的新形象,成为全运会飞碟射击项目的重要承载地。
这座曾服务亚运会、素有“冠军摇篮”之称的专业场馆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始建于2008年。因年久失修,其建筑老化、设备陈旧、场地沉降等问题突出。此次全面升级改造后,观众席由原120座扩容至639座,并新增射击AR体验室,助力体教融合与全民健身。
经过8个月的维修改造,在保留原有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室内9656.15平方米、室外51659平方米空间全面升级。其重点包括修复主体结构、更新赛事系统、融入智慧化与无障碍设计。该场馆改造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利用原有下沉庭院与植物墙优化自然采光与通风,配合高效变频空调、智能LED照明系统,显著降低能耗。
该场馆还引入AR射击互动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提升训练效率,并配备专业声控抛靶机、自动升旗系统,全面对标国际标准。其运营端集成“智慧大脑”平台,统一管理安防、设备与通行系统,AI技术实时分析人流与突发事件,响应效率提升60%;枪弹库采用RFID+二维码双重识别,实现“人、枪、弹”全流程自动化管理,确保赛事安全无误。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残疾人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正申报全国首批既有体育场馆无障碍环境最高等级三星级认证。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历经234天全面升级改造已顺利通过竣工联合验收,刷新大型场馆改造的“湾区速度”,将作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盲人门球与旱地冰壶项目的承办场地。
本次改造涵盖训练馆、综合楼、俱乐部及门卫室四栋主要建筑,总面积达26682平方米。项目还同步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绿色基础设施。未来,它不仅会继续作为国家、省、市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还将承载文艺演出、康复互动、融合交流等多元功能,既服务赛事,也惠及市民游客,成为彰显体育精神与城市温度的典范场所。
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天河体育中心的改造工程已于近期提前完成重要节点目标。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改造面积1.9万平方米、体育馆项目改造面积1.7万平方米。 今年11月的“全运会时间”里,天河体育中心将承担足球、排球、乒乓球、三人篮球等多项赛事任务,并作为残特奥会的开幕式主场馆。
在观众流线和服务设施上,该场馆设置48处无障碍坡道、36个智能导航标识及200米盲道系统;轮椅观赛区通过三维模拟调整角度,确保无遮挡视野。按照“无界体育公园”理念,借由综合运用建筑与设备提效减碳技术、光储可再生能源措施、数字化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系统,这座建于上世纪的老场馆正被系统性更新为全国首个近零碳的既有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
天河体育中心始建于1984年,承办过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等重要赛事,是广州乃至全国的重要体育符号。它也是首个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开创同时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场馆的先河,见证广州这座城市与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实现蝶变新生。
据悉,其南广场门楼作为天河体育中心南北中轴线的重要节点,地面生态艺术拼花以珠江和大湾区为灵感,通过深灰、中灰、浅灰三色混凝土材料巧妙呈现珠江奔流之势,并寓意粤港澳三地协同发展。未来,它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和大湾区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