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将迎来倒计时200天!场馆改造焕新有这些进展→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4-22 21: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将以全新姿态“应战”。

4月2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迎来倒计时200天的关键节点,多座体育场馆的改造升级工作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据悉,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计划6月底验收移交,以主场馆的身份亮相十五运会,为田径、跳水、水球赛事提供保障。广州体育馆、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均已完成改造,将以全新姿态“应战”。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作为国内设项最多、功能最全的大型体育中心之一,为承办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而建,已成功承办九运会、亚运会等诸多大型赛事开幕式及比赛项目。目前,该场馆已整体基本完工,蓝色、紫色的座椅正在加装中,特殊的活力配色显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精神气韵。

“本次改造内容包含体育场、副场及新建赛事指挥中心、游泳跳水馆、室外工程、智慧场馆、无障碍工程、夜景照明、附属场馆立面工程。”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升级改造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罗建河透露,该场馆改造工作涉及拓宽跳台、更换2025年最新跳板、增设陆上训练器材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造将体育场原本的玻璃全部移除,因此取消中央空调,能够减少大约30%的能耗负荷。建筑屋面还增设光伏发电板,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全年能够减少近200吨碳排放量。该场馆改造也兼顾赛时赛后利用,赛后体育场二层将打造为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

建成于2007年的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体育场,曾举办过东京奥运会七人制橄榄球项目亚洲区女子资格赛、足球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世界女子七人制橄榄球系列赛、第16届广州亚运会足球和橄榄球比赛等多项重大体育赛事。2024年12月31日,该场馆已完成工程联合竣工验收,移交给场馆使用单位试运行。

“全运会时间”里,它将作为U16女子足球和残特奥会越野轮滑项目的比赛场馆。记者了解到,该场馆室外增加无障碍出入口4个、无障碍车位6个;室内外增加无障碍通道扶手260米,高度900mm,更换无障碍门199个;观众席增加轮椅座位206个,栏杆高度850mm。

据介绍,本次改造采用环抱式景观园林,新建多个小广场,飘带式造型设计营造一种“步移景异”的视觉体验。结合岭南气候条件,其对植被进行特色升级。室内空间以特大的岭南山水作背景墙,四周采用木纹装饰。通过AR实景导航系统,本次改造还使观众能够“一部手机畅行场馆”。

建成于2001年的广州体育馆,举办过九运会的体操决赛和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曾面临设备老化、无障碍设施不规范等问题。如今,其以“全场景智慧化、全龄段无障碍”的面貌亮相,1号馆将作为十五运会女子U18排球、蹦床项目和残特奥会轮椅篮球项目赛事的比赛场馆。

本次改造后,该场馆“科技感无处不在”。入口的3D视觉闸机在0.3秒内完成人证核验,AR导航系统能够实时推送最优路径至观众手机。部署于场馆的2000余个AI摄像头组成“天眼网络”,可以提前15分钟预判人流聚集风险,自动触发应急疏导方案。

作为残特奥会轮椅篮球主赛场,本次改造还将无障碍设计提升至“全链关怀”标准。其1号馆设有4个轮椅观赛区(50席),盲道与城市道路无缝衔接,坡道坡度严格控制在1:12以内。环形感应系统覆盖90%观众席,荧光盲道夜间可视距离达8米,全面改善体育场馆的可访问性和通行安全性。

该场馆中心设有无障碍服务中心,可为残疾人提供手语、语音文字、3D手语翻译等服务。场馆内外均配备无障碍查询屏、无障碍智能服务桩等,可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地图、出行指引、一键求助等服务。其特别设计的“多模态交互终端”更支持语音、手势及手机APP三重操控,一键即可召唤手语翻译或无障碍导航。

未来,焕新后的场馆通过可升降隔断系统,篮球场可在48小时内转换为万人演唱会场地。其保留的标志性拱形穹顶化身为巨幕,运用数字光影技术演绎广府窗花等文化符号,打造“可阅读的建筑IP”。该场馆还将上线“智慧健身舱”系统,大湾区市民游客可预约VR训练、AI体态评估等科技健身服务,共享智慧场馆的长效价值‌。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