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蕴藏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办学积淀,“以人为本,和美育人”是龙华中心小学的育人核心理念,培育五育并举、立真向上的阳光少年。4月22日,深圳龙华中心小学校长李晓桃接受了晶报《阳光心理 快乐成长》专栏专访,围绕亲子沟通、手机管理、学校心理教育特色分享了经验和做法。
谈手机管理
堵不如疏,教孩子如何与科技共生
记者:AI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聊天应用,手机管理成为家长关注的热点,如何帮助学生使用手机时“拿得起、放得下、用得好”?
李晓桃:家长不要把手机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数字素养就是未来人才的必备能力。堵不如疏,关键在于教会孩子如何与科技共生。
当孩子出现手机依赖时,本质上是现实世界中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这恰是教育的切入点。因为当孩子某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在另一方面寻求补偿,要了解孩子是不是在同伴交往、亲子关系还是学业压力等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同伴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或者希望交到朋友,可以引导孩子尝试把朋友邀请到家里,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如果是亲子关系问题,家长可以好好想想是不是哪句话的语气太苛责了,父母要跟孩子好好沟通,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他爱和尊重,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
我们也发现沉迷虚拟社交的孩子中,大部分认为自己“现实中没有能聊心里话的人”。学校和家长沟通,要求父母每周至少三次放下手机,与孩子共同完成30分钟深度对话。在手机管理方面,建议家长和孩子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契约,规划每天手机使用时段,家长承诺专属陪伴时间,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同时,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
谈学生自主管理
多维度引导,给学生锻炼机会
记者:龙华中心小学是如何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学校心理特色社团有哪些?
李晓桃: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学校采用了阶梯式赋能体系,通过多维度引导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他律”改为“自律”的转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将大目标细化为小目标,让每位学生明白努力方向。比如低年级同学通过完成课前准备、整理书包,管理好桌底下卫生等等任务获得小龙人币,或者“自主管理小先生”职位。其次,培养自我认知。每周一下午第二节是固定班会时间,让学生回顾自己一周的表现,反思优点和不足。接着,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本着人人有事做的原则,每位同学都能在班级分配到各种职位,从班长到卫生委员,从空调遥控器管理员到图书整理员,培养责任感和管理能力。
在心理特色社团方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普遍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学校开展了注意力训练社团,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因此,我们开展了心灵小航员社团,学生们通过参与各种心理探索和体验活动,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管理情绪和压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正面临着青春期的挑战和压力。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开设了向阳花社团,帮助学生进行青春期调适和压力疏解,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和挑战,学会调整心态和情绪。
谈亲子沟通
家长要接纳包容孩子的情绪
记者:怎样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好的家庭氛围?有哪些技巧或方法?
李晓桃:亲子沟通是每个家庭都会面对的议题,首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学会观察和接纳孩子的情绪。正确的沟通首先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再去关注事情本身,如果孩子情绪状态不佳,家长就不要一直输出,这时候家长输出的内容孩子是接不住的。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培养孩子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
举个例子,当孩子说“妈妈我觉得我好累啊,我真的好想休息一会儿。”一般细心的家长就会捕捉到孩子的状态,会关心孩子“你最近怎么啦?有哪些方面需要妈妈帮助和支持你的?”但我们也听到有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我每天上班起早贪黑,你难道比我还累吗”,这时候孩子就此打住了,以后当孩子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他不会再选择跟父母去沟通,就把亲子沟通的这个桥梁给隔断了。
所以家长在听孩子表达的时候,要学会听他背后的需求,接纳包容孩子的情绪。鼓励孩子用积极、肯定、明确的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应多用正向表达,多关注积极的方面,多用肯定鼓励的语言。对于面对困境的孩子,父母应通过正向表达让他保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告诉他只是暂时做不到,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人生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失败,有时候自己认为的失败可能是另一种成功的可能性。让孩子知道只是暂时没有做到,但收获了另一种成长的契机和机会,只要孩子懂得全力以赴、竭尽所能,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最棒的,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经历,远远比结果更加重要,也比成功重要。
谈教育理念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中
记者:学校是如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哪些亮点举措?
李晓桃: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人人都是心理健康倡导员,人人都是心理健康安全员”,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当中,在音乐课堂上,通过优美的旋律缓解焦虑,培养平和心境,闭眼聆听、辨别乐器音色等环节提升注意力品质;在科学课上,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抗挫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每年还会开展心理健康节活动,邀请家庭教育咨询专家进校园,为家长、师生答疑解惑,通过体验感满满的趣味互动如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科普等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龙华中心小学还创建80多门特色课程,从手工创意到科学实验,从绘本欣赏到体育训练,双周的周三下午学生可以自由选课走班,全面发现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在特色课程上有所收获。
前段时间,学校还开展了青少年心理戏剧沙龙活动,聚焦学生成长困境,通过贴近生活的戏剧剧情和心理游戏互动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阳光教育的温度和力量,学生观看了《同桌恩仇记》,讲述的是同伴关系的破冰密码,真诚沟通与共情力是打破隔阂的钥匙;剧目《窒息的爱》,呼吁家长以信任替代管控,用成就唤醒生命活力。心理剧沙龙启幕前,学生还精心设计了剧目海报和入场券,用自己平时努力表现的校园积分兑换了观看剧目的入场券。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设置了“校长心语信箱”“班级夸夸墙”,让孩子做校园的小主人。很多学生在观察到学校的设施设备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写信给我,我每天来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校长信箱,看看孩子们写的信。学生的观察也非常细致,比如教室风扇该清洗了、篮球场的设施旧了等等,学生都会观察到,学校也是第一时间去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
记者:高晴雅
编辑: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