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566%!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本年度新增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读特新闻记者 陈晓玲
04-21 14:0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交易范围覆盖十余个垂直领域

“万物皆可文化、皆可交易。”读特新闻记者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深圳文交所”)获悉,截至2025年4月21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2025年新增交易额200亿,同比增长了566%,交易范围覆盖文化艺术品、影视IP、数字版权等十余个垂直领域。

记者了解到,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于2024年8月底上线。2024年11月,平台交易额首次超过10亿元,当年12月交易额突破30亿元,2025年2月13日更是超过了百亿元交易额。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塞夫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交易额度的显著提升,离不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以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稳步推进。该所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核心基础设施”为定位,首创“数据确权、登记托管、交易流通、场景应用”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文化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可信交易生态。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由深圳文交所独家承建,依托互联网融通交易的创新模式,构建起了一个开放、高效、安全的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迅速成长为国内文化数字化领域的领军平台,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塞夫。

据塞夫介绍,2024年底,深圳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完成从“专网交易”向“互联网融通交易”的模式转型,极大降低了参与门槛,吸引了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加入,交易主体从最初的文化类央国企扩展到多元化市场主体。

目前,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已成功孵化上线了十余个应用场景交易中心子平台,涵盖文化艺术品、黄金珠宝、文化IP、数字认证、影视要素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产业行业垂类平台交易生态矩阵。同时平台还与福建、山东、山西、景德镇等地区共同打造特色文化体验中心,促进地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产业化,实现文化数据资源与消费市场的对接。

据悉,深圳文交所率先实现了首例国有文化央企数据入表的成功案例,帮助国有文化企业将其庞大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确权、可流通的资产要素。在此基础上,深圳文交所进一步创新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从数据资源盘点、合规审查到价值评估、登记确权等关键环节,建立起覆盖数据资产化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流程。

接下来该所将面向全国正式推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四链路闭环一体化”的入表 + 交易的服务产品,专注全国的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文化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保值增值,在全国的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晓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