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2400件广交会展品做成卡片后,我们发现……

南方新闻网
04-15 11:42
摘要

1306,这是今日开幕的第137届广交会展品类目总数。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1306,这是今日开幕的第137届广交会展品类目总数。对比2012年第112届广交会的1138种展品,净增168种。

13年间,广交会的展品都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背后又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哪些新趋势?

为了直观地展现差异,我们将两届共计2444种展品,化作实体卡片。蓝色卡片,代表本届广交会展品。红色卡片,代表2012年广交会展品。

我们逐一对比发现,有668件展品维持不变,数量超过一半。这些商品,大多是日常生活的基础用品。例如,“显示器”“排气扇”“木门”“餐具”等等。

那有什么是变化的呢?

我们发现,相较于2012年广交会的展品,本届广交会新增了403种,替换了235种。

增减背后,我们找到了“中国制造”的三个新变化。

变化一:产品更“高端”

从被替换的235种产品来看,不少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品已被剔除,例如“水泥搅拌车”“电焊机”等等。

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高端制造产品:“智能穿戴”“智能控制系统”“云平台”“车联网服务”“新材料”等等。

这场腾笼换鸟的产业演进,正是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足迹。

变化二:场景更“精准”

比如,同样是汽车相关,在2012年广交会,展品仅包括“汽车音像系统”“行驶转向及制动零件”“汽车电器及零件”等大分类。

而如今,你已可以轻松找到“安全气囊”“电动车窗”“无人驾驶系统”“电子导航”“倒车雷达”“移动TV”等一系列的精细化产品。

这种精耕细分赛道的策略,既拉高了产品技术门槛,更直击海外采购商的多元需求痛点。

变化三:科技更“温暖”

从本届广交会新增的403种产品来看,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已然成为了中国产品的一大发力方向。

小到“婴儿湿巾”“儿童电话手表”,大到“家政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讲解导引机器人”,技术创新正渗透进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国制造铆足了劲,就是要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加舒坦。

从1138到1306,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透过广交会展品十三载的变迁轨迹,从传统到创新,从基础到高端,我们清晰触摸到中国产业发展的坚实底气和破浪前行的信心。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