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生物物理学家施一公来到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梧桐大讲堂”,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知识与智慧交织的思维盛宴。
“梧桐大讲堂”是深圳外国语学校为师生搭建的重要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学校通过邀请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及企业领袖举办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并与学校多元化育人模式相结合。
讲座中,施一公分享了自身的求学、科研、教学及管理经历,并从西湖大学的创立背景切入,畅谈西湖大学在新型治理体系、人才引用机制、科研战略布局、原创成果产出、特色育人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施一公指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各项科技指标已开始领先世界,但尖端科技实力仍处于第二梯队,强而不尖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源头出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要结合点,处在变革的最前沿,被视为国家崛起的引擎,推动着世界上诸多最具创新性的研究,在人类科技发展、文明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一公认为,作为一所国家重点支持、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立足于“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正是探索大学如何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贡献的生动实践。
施一公希望未来有更多品德优良、志向远大、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学业优秀、基础扎实、有好奇心与创新潜质,身心健康、适应性强、有同理心且开放包容的学生进入西湖大学深造,在西湖大学的专业指导和文化浸润下,成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引领者。活动后半段,同学们就招生要求、课程安排、专业选择、学习方法以及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等问题向施一公院士请教,院士一一详细解答,并赞扬深外学子的思想有深度。
西湖大学副校长、国强讲席教授、工学院院长仇旻,中国人民大学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应用数学教授龚新奇,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汝津,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校长江涛,深外(集团)党委书记何石明等出席活动。
(图片由校方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崔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