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联动辖区多个社区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活动,通过“文化传承+文明实践”双轮驱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推进移风易俗,让清明更“清明”。
文明新风润民心
鹿丹村社区以“文明寄哀思”为主题,通过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推广鲜花祭扫、云端追思等低碳方式,同步开展眼科义诊服务,为百余名居民进行视力筛查。社区还结合反诈宣传,用典型案例揭露新型诈骗手段,筑牢居民安全防线。“既能了解文明祭扫知识,还能检查眼睛,这样的服务很实在!”居民李阿姨称赞道。
红村社区则组织志愿者制作500余个青团,由“银龄服务队”送至28户高龄老人家中,92岁的陈爷爷捧着青团感慨:“吃到传统味道,更感受到社区温暖。”
文化传承有新意
人民桥社区开展“艾粄制作”科普教学活动,来自湖南、四川等地的30余名居民围坐制作客家传统美食,社工现场讲解清明插柳、踏青等习俗。“原来艾草既能做青团还能驱邪,回家要教孙子认艾草!”来自湖南的王女士表示,在体验中加深了对岭南文化的认知。
桂木园社区创新推出“非遗团扇手作课堂”,居民们以永生花在素绢扇面创作“踏春图”“烟雨江南”等意境作品,78岁的书画爱好者张奶奶将作品命名为《清明春韵》,作品具有独特的创意,引得邻里爱好者们争相合影。
红色教育赋新能
桂木园社区组织40名党员与少先队员赴中英街开展行走的党史课,在历史博物馆触摸界碑、聆听改革开放故事,沿盐田滨海栈道徒步中开展微党课。“这枚1898年的界碑告诉我们:强国有我,复兴在肩!”少先队员小林在研学笔记中写道。社区党委书记表示,这种场景化教学让红色教育更鲜活。
社区治理显实效
松园社区举办家庭文化讲座,通过孟母三迁等经典故事阐释孝亲敬祖的当代价值,现场开展亲子风筝彩绘。
人民桥社区则发动50名志愿者整治乱停放单车300余辆,在交通要道设置文明指引岗,志愿者老周说:“环境整洁了,大家过节更舒心!”
据统计,清明节期间桂园街道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2场,服务居民超2000人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通过“一社区一品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让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