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关税阴云持续笼罩全球市场。北京时间4月7日上午,美股三大指数期货再次崩盘。截至当日9:00,道指期货跌3.71%,纳指期货跌5.02%,标普500指数期货跌4.15%,VIX“恐慌指数”飙涨超50%。
日韩股市崩盘,日经指数跌超7%,韩国综合指数跌近5%,韩国紧急暂停KOSPI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卖单。
现货黄金跌破3000美元。WTI原油期货跌破60美元关口,为2021年4月以来首次。
台积电和富士康股价均接近下跌10%,中国台湾证交所股票交易触发熔断。
此外,尽管特朗普采取了对加密货币较为友好的政策,但比特币也在同日下跌3.6%,几乎抹去了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以来的所有涨幅。
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的采访时表示,美国不会推迟征收关税,“对等关税”4月9日生效,并会持续数天。
多方反对美国“对等关税”
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引起多国强烈反对,并开始制定应对措施。
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上表示,已有50多个国家与白宫取得联系,希望进行贸易谈判。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对盟友征收关税“毫无逻辑依据”。“这一决定将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阿尔巴尼斯表示。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对所有跨境进口车辆征收25%的关税,并哀叹与美国的密切关系“已经结束”。
同时,据BBC最新报道,英国已经起草了一份长达400页的美国商品样品清单。英国方面表示,这些商品未来可能被征收关税。
韩国召开紧急工作小组会议,承诺“动用一切政府资源,以克服贸易危机”。
4月6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表示,意大利政府将以“坚定和务实的态度”应对美国加征关税问题。梅洛尼表示,意大利不同意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选择,意大利准备动用包括谈判和经济手段在内的一切必要手段,对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意大利企业和产业部门提供支持。
4月6日,欧盟委员会也发布消息说,当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英国首相斯塔莫通话并商讨了贸易问题。冯德莱恩表示,这些关税措施标志着美国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虽然欧盟仍致力于与美国展开谈判,但如有必要,欧盟已准备好通过相应的反制措施来捍卫自身的利益。冯德莱恩还表示,美国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状况变得更糟。
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曾发出警告,称“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尽管特朗普坚信这是“解放日”,但其关税政策仍将实实在在损害美国经济,推高通货膨胀,谁也无法真正从中获利。
中国打响反制关税“第一枪”
对此,中国已于日前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全球打响 “反制对等关税第一枪”。
这一次,中国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
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民主防御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表示,“中国不再被动,而是正面对上美国的行动。这不是盲目的报复,而是明显的重新调整。”
那么,在欧盟和各国还停留在“放话”和思考对策的时候,中国为何有底气率先实行反制?
一方面来源于中国经贸领域的韧性。经历八年之久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已经在经历重构。以大豆为例,2018年以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占中国进口总量的34.4%。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这一比例大幅减少,巴西等南美国家正在取代美国成为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日益强大的制造业是中国勇敢说“不”的底气。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工业体系行业门类最完整、产业链最长的国家。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回看2024年中国经济体量跃上130万亿元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的成绩单,意味着中国经济家底更加殷实,从质上看,中国经济结构向优,民生保障更实,安全基础更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另一方面,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中国进出口商品也有了更多元更广泛的市场。这让中国企业应对美国的贸易战有了更从容的态度和举措。据玉渊潭天,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占进出口总值的50.3%。与此同时,中国也持续助力本土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另外,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已连续16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财政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显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求进,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种种,都有利于助力企业积极应对美国的贸易战。
美国本土反对浪潮加剧
自特朗普正式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特朗普政府内部核心圈层阵脚就开始乱了。随着市场暴跌,就连特朗普的支持者也对白宫的贸易议程表示担忧。特朗普称,美国迎来了“解放日”,而民众却认为美国迎来了“灾难日”。美国这一“自残式”的关税举措不仅损害全球市场,也给美国自身经济和民众利益带来负面影响。
美前财长痛批特朗普关税政策,称这是有史以来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最大自残伤口”。就连此前支持用关税替代传统经济制裁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都开始无法忍受特朗普“荒谬的(对等)关税算法”,被曝“已打算辞职不干”。据经济时报,有批评人士认为,贝森特此前的言论淡化了关税战的长期经济后果,特别是对依赖廉价商品的低收入美国人而言。
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采访时表示,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美国正在迅速走向寡头政治。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让全球市场陷入困境,美国正在坍塌的资本世界连马斯克这样的超级富豪也没放过。即使马斯克还是特朗普的“左膀右臂”。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 分析,自特朗普宣布征收关税以来,马斯克的个人损失已超过300亿美元,马斯克的特斯拉股票更是“跌跌不休”。
4月5日,马斯克与意大利副总理、极右翼联盟党领袖萨尔维尼视频通话中表示,希望美国和欧洲之间能够实现“零关税”,打造一个事实上的“自由贸易区”。
此外,面对特朗普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4月4日在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上试图淡化过去两日因关税战造成损失而引发的市场担忧,马斯克6日一反常态,在社交平台X上引用一则提到纳瓦罗拥有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贴文并公开抨击:“有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可不是好事,而是坏事。导致自负或脑子有问题。”很显然,这个被视为特朗普盟友的马斯克在关税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也出现了分歧。
另一方面,“对等关税”政策在美国本土引发“囤货潮”,美国民众怨声载道。美国家电、汽车、食品杂货到医疗用品等所有商品或将全面涨价,使得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开启“囤货模式”。
据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购买的服装和鞋子中,约有97%来自进口,此外,许多美国品牌也严重依赖亚洲国家进行生产。
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报告分析,该关税政策或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包括食品价格上涨2.8%和汽车价格上涨8.4%,相当于给美国每个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
报告还称,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最严重的是低收入的美国人。最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或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下降达5.5%。
当地时间2025年4月5日,美国盐湖城,示威者走上街头,参加反特朗普与马斯克的抗议活动。(图源:IC Photo)
近日,美国50个州包括多个城市爆发逾1400场名为“Hands Off”(意为“放手” “不要插手”)的大规模抗议集会。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走上街头,反对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推行的多项政策,特别是亿万富翁马斯克推动的一系列削减政府规模和影响社会福利政策的举措。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境内爆发的最大规模示威活动。
本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显示,52%的美国人对于特朗普处理经济的方式持负面看法,64%的人认为特朗普没能兑现降低物价的竞选承诺,55%的人认为他将过多关注点放在关税上。
美国经济何去何从?
在所谓首波“对等关税”生效后,特朗普政府多名高级经济官员驳斥投资者对通胀和衰退的担忧,对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动荡毫无歉意,并坚称美国即将迎来繁荣。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6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打完高尔夫球后飞回华盛顿特区,途中在空军一号上说,他已就关税措施与欧洲和亚洲领导人进行讨论,“他们迫切希望跟我们达成协议”。被问及关税引发市场抛售时,特朗普回答:“我不希望市场崩溃,但有时你必须吃药才能解决问题。”特朗普字里行间丝毫没有愧疚之意,还有一点洋洋得意。他把“对等关税”比成“良药”,对全世界不管不顾的理由,只是将“美国优先”贯彻到底,自己“病好了”就行,别人“病了”不要紧。
但这真的能迎来美国的繁荣吗?
实际上,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并不“对等”,也不“互惠”,因此,也没有什么“泼天富贵”可以接。相反,还可能落得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经济学家》杂志称,“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来消除美国的贸易逆差,与全球主要贸易对实现贸易平衡,但其一连串的愚蠢行为将给美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自以为能弥补财政赤字,实则是自毁长城,让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越发孤立。
波兰副贸易部长米哈乌·巴拉诺夫斯基当地时间4月7日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或导致新的“大萧条”。巴拉诺夫斯基称,特朗普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征收至少10%的所谓互惠关税,是100年来最高的,而类似的关税曾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并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此前,美国银行巨头摩根大通经济主管布鲁斯·卡斯曼曾表示:“美国贸易政策的规模和破坏性影响如果持续下去,足以使仍然健康的美国和全球经济扩张陷入衰退。”他认为按目前的税收政策,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为60%,远远超出此前预估的40%。
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经济2025年将陷衰退。(图源:IC Photo)
而在4月6日,高盛也发布了一篇题为《美国经济:衰退进行时》的报告,称美国2025年四季度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1.0%下降至0.5%,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概率从此前的35%大幅提升至45%。4月7日,瑞银也发表最新观点称,美股从“具吸引力”下调至“中等”。
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本质是想减少乃至消除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巨额财政赤字,提高本土工业制造力。通过提高关税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利用国内强大的购买力,让消费者转而购买本土产品,提高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本土就业率。然而,加征关税产生的成本势必将转嫁到美国人自己身上。
以汽车制造为例,虽然美国号称是“车轮上的国家”,但其长期缺乏汽车制造供应链上零部件的本土生产商,一旦停止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一夜暴涨的本土汽车价格连本国人民也不会买单。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市场。根据全球数据机构Global Data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售出的1600万辆汽车中,46%是进口汽车。而华尔街日报指出,目前美国市场上没有一辆称得上是100%“美国制造”。据央视新闻,以一辆福特F-150汽车为例,其零部件至少来自24个国家。尽管特朗普表示,增加关税是想让汽车生产线搬回美国,增加就业,但供应链的迁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明显,特朗普并没有经济全球化的价值观,也严重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的基本规则。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迫使其他国家作出让步,根本就是“强盗”行为。
虽然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是为了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但华尔街日报指出,即使抬高关税也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华尔街日报称,高关税将导致进口商品减少,美国购买外国商品的成本将上升,市场上的美元会减少,美元会升值,这将导致美国出口产品对于贸易伙伴来说变得更贵,进而导致出口量下降。这样一来,贸易逆差仍将保持不变。
这一来二去,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此,如果特朗普不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关税,美国及全球经济将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重创。
(本文作者 李婧)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