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早期阅读:投资最少、回报最高的教育

晶报记者 余梓宏 摄影 深圳图书馆、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供图
04-02 08:11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日,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

2016年,深圳出台国内阅读推广领域第一部条例形式的城市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以立法形式保障市民阅读权利,并将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确定为深圳“未成年人读书日”,以激发未成年人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深圳重视儿童早期阅读,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儿童早期阅读项目“阅芽计划”的城市,在深圳生活的所有未满6岁的儿童均可免费领取阅芽包,从而拥有一份科学、专业的早期阅读规划。

深圳作为“爱阅之城”,阅读已经成为深圳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符号,儿童阅读也在实践探索中愈发成熟。

▲“遛娃好去处”——深圳图书馆北馆少儿服务区。

儿童友好型阅读空间遍布

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2022》明确,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包含了“培养并加强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时期的阅读习惯;为个人创造性发展提供机会,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和同理心”。

在深圳这座“图书馆之城”,儿童友好型阅读空间越来越多,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以阅读为舟,驶向知识的星辰大海。

深圳图书馆北馆于2023年12月28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专为0至12岁的小朋友量身打造的少儿服务区成为深圳市民口中的“遛娃好去处”。设有阅览座位650个,包括了针对0到3岁的“奇妙书海”、3到8岁的“绿野书林”、6岁到12岁的“银河书屋”三大分龄阅读空间,充满童趣的空间设计和为不同年龄段的孩童遴选适龄读物,为少儿读者开启阅读之旅。

“少儿服务区的图书分类特别好,按行为习惯、认知、情绪等,书目很丰富,座位也设计得特别有童趣,在这里能够实现孩子的‘绘本自由’。”市民曾女士表示。据悉,2024年全年,深圳图书馆北馆少儿服务区接待读者超92万人次,单日最高进馆量达8299人次。

儿童友好阅读空间还深入到城市的各处,不仅启发孩子们的智力,更启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在坪山儿童公园内,就有一间青青草儿童书房,集图书阅读、活动交流、文创展示、博物展览于一体。天花板上的“云朵”、窗户上的植物剪纸、散落在书房各个角落的小动物装饰、赏心悦目的绿植……书房采用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的设计,让整个儿童书房都充满着自然的气息。书房二楼设有微型自然展览,43件植物+昆虫的标本墙,如艺术品般放置其中,独特的形态、纹理和色彩相组合,让儿童与自然产生共鸣。书房持续在周年庆、中国传统文化节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以“自然”为主题的绘本阅读、户外探索、手工制作、科普讲座、观影会、读书会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对阅读和知识的兴趣。

儿童图书馆也能装进巴士?深圳市龙华区曾推出少儿流动图书馆项目“童阅巴士”,每辆“童阅巴士”约有4000册图书,大巴车按社区路线走,每个小朋友一次可以借阅20本书,两个月内大巴车会循环回来,届时小朋友可以还书再借新书,为儿童提供优质阅读资源。

▲深圳市光明区第四幼教集团科鸣幼儿园阅读推广课。

▲深圳市罗湖区云景豪园幼儿园绘本体验课。

▲覔书店后浪新天地店少儿阅读互动。

▲龙城创新学校的读书课堂。

▲光明区图书馆少儿馆的阅读活动。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深圳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以来,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儿童友好型图书馆建设指引,通过设置独立儿童图书馆,或在各类图书馆中设立儿童阅览区(阅览室),挖掘潜能,满足全龄段儿童阅读需求,提高阅读品质,对图书馆的室外、室内空间进行规范,同时强化儿童参与的重要性,让儿童在趣味空间中愉快阅读。

让儿童阅读更为自主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什么”?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而深圳也给出了百花齐放的回答,持续以高标准、高品位为孩子们遴选童书。

有别于国内外众多图书评选,由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于2014年发起的“我最喜爱的童书”评选,是国内首个完全由孩子做主票选的童书评选。活动将关注点放在儿童本身,将阅读的选择权交还到孩子手中,让他们选出自己真正喜爱的童书,让儿童阅读变成一种独立、自主的行为。这一评选活动近年来每一届都吸引了全国数十万孩子投票。

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馆长宋卫曾表示,童书阅读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童书主角——孩子的参与度,对于阅读现状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从阅读推广的角度来说,国内大部分榜单更多的是从成人视角推荐好书,但作为童书阅读的主角——孩子到底喜欢什么童书,我们真的了解吗?“我最喜爱的童书”评选就是想创新性地建立一个平台,一方面让孩子们拥有思考、表达、判断的权利和空间,另一方面让阅读界、出版界乃至全社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了解孩子的阅读需要。

2024年11月9日,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的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评选颁奖典礼暨揭晓礼上,《给妈妈的一百万封信》《九歌》《嘘,我们在长大》《老船长的行李箱》《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做一棵树》《妈妈的剪影》《拥抱无人机时代》《小心,这些信息是假的!》《八千年国宝记忆》10本图书,荣获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称号。

作为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的“年度十大童书”自2014年启动至今,每一年的结果都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由专家评委认真筛选、投票选出,每一本都可以代表当下童书出版界的一线水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当代少儿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安徒生奖评委谈凤霞表示:“‘年度十大童书’经过十一年的深耕细作,不断拓展童书天地的经纬,打造了当今中国童书阅读推广领域的一方令人瞩目的重镇,成为书香深圳的一张光彩熠熠的城市文化名片。”

深圳还诞生了全国首个儿童自然图书奖——自2018年以来,“大鹏自然童书奖”已开展了七届,评选了两千余本国内外自然童书,始终专注于为中国的孩子遴选最卓越的自然童书,搭建最优质的自然阅读宝库。由大鹏自然童书奖落地开花的大鹏自然童书馆,2021年在大鹏所城怡文楼内正式开馆,这座百年书房原是抗英名将赖恩爵将军家族的书房,也是赖式家族儿童读书的地方,全国首家自然童书馆的落户也为古书房续上了文脉。

通过早期阅读终身受益

“读了《看不见》这本书,体验了蒙眼环节,我才知道视障者的生活这么不容易!”深圳在2012年启动“阅读推广人培训计划”项目,构建起了一支专业化阅读推广人队伍。深受家长和小朋友欢迎的2024年深圳未成年人阅读推广下基层公益活动,围绕“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提升综合素质”“拓展文化视野”和“生命健康教育”等主题,进行了经典绘本阅读、英文绘本阅读以及亲子阅读专题讲座等,从历史、科学的奥妙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再到如何应对成长中的烦恼,打破了学科界限,带领小朋友们感受阅读的乐趣。

除了绘声绘色的讲述,阅读推广人还在活动中设计了许多生动的环节:问答、讨论、角色扮演、创意手工、科学实验、故事创编……活动还特别注重亲子互动,在活动结束后还会推荐相关阅读书目,让孩子回家与父母共读。

“今年新做的一个推广主题是《我的阅读规划课》。很多孩子都没想过阅读是需要规划的,这个主题让孩子们了解书的各个版本,需要根据年龄段挑选,面对有难度的书籍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做个性化的阅读规划。”阅读推广人张红说。阅读推广人还特别注意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带领他们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并为家长举办亲子阅读指导讲座。

数据统计,2024年共有44名公益阅读推广人在全市各区的街道图书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书吧、学校等阅读基层推广点开展200场公益活动。

福苑小学以小贝壳图书馆为主,以毛毛虫书吧、各年级特色书吧、班级阅读角为辅,为孩子们提供分享、交往、探究的学习空间;清平实验学校图书馆以“诗意生长”为魂,空间布局匠心独运,古朴与现代交织,营造静谧雅致的阅读桃源……为展示书香校园建设成果,推广校园阅读先进经验,深圳市教育局从2019年起,连续多年举办了“最美校园图书馆”评选活动,是全省首个面向校园图书馆的评选表彰活动,获省教育厅颁发广东省“书香校园”建设“组织突出贡献奖”。活动从校园图书馆建设的理念之美、空间之美、图书之美、服务之美、活动之美五个维度,综合评选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阅读方面成绩显著、特色鲜明的学校,每年获奖学校10所,至今累计有50所学校获奖,社会影响广泛。

有研究指出,早期阅读是投资最少、回报最高的教育投入方式。尽早开始早期阅读,能够带来良好的亲子关系、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促进和谐的家庭关系,提升家长的自我成就感。全民阅读,从娃娃抓起。深圳正在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妙的阅读世界,让孩子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成为终身阅读者,从而受益一生。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摄影 深圳图书馆、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