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于群山翠影间,静卧在东湖繁花里,西临深圳市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罗湖中心城区,东倚全国著名的梧桐山风景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深圳水库,不仅是深圳市自己的“大水缸”,也是“亲密邻居”香港供水生命线的重要心脏。
多年来,深圳市罗湖区不断探索“人水和谐、与美同行”的新型水源地治理模式,持之以恒推进深圳水库美丽河湖建设,从解决水荒到生态治理,从单一供水到经济共荣,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湾区实践,书写“两岸同心一家亲,一泓碧水永供港”的不朽传奇。
深圳水库
盘活生态资源,绘就“还水于民”美丽蝶变
作为深港两地最重要的饮用水库,深圳水库在滋养两地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曾一度面临污染威胁、治理困难等挑战。
为保障水库水质,深圳市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保护措施。1992年,率先全国划定深圳水库保护区,并4次优化,精准划定水库保护区面积58.98km2,为水库筑起第一道生态屏障;2005年,首创“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与城市开发的边界;2009年,完成水库一级区隔离围网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封闭管理,有效隔离了外部干扰……然而,这些措施也一步步拉开了人与水库的亲水距离。
为更好地实现水源地保护与民生福祉的双赢,深圳市罗湖区聚焦净源、扩绿、合力、引智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深圳水库从单一的生态保护区向全民共享的生态空间转变。
一位居住在水库附近的老人感慨:“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看着深圳水库从一个小水库变成现在供港的生命线,我感到非常自豪。”
打造文旅精品,铺就“以‘美’会友”发展之路
为更大程度发挥深圳水库的多元效益,罗湖区充分利用其生态人文资源,融入“美”的理念,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文旅发展相结合,打造“通山达库入城,凤栖梧桐仙境,无忧旅游胜地”的山水城共融典范。2024年,罗湖区的“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被选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案例,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建山水游览之境,享生态景致之美。罗湖区依托水源地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区休闲宝地,通过碧道建设,打通环深圳水库环湖绿道断点,将粤海体育休闲公园、翠湖文体公园、东湖公园、罗湖体育休闲公园等串联组成“环东湖文体公园带”。这一碧道连通段作为连接城区居民的自然纽带,不仅营造了更加生态自然的人居环境,被誉为“深圳最美碧道”,也广受市民游客的认可和喜爱,成为了深圳市“骑友”的大本营、城区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此外,罗湖区深入推进梧桐山河、深圳水库等滨水廊道建设,构建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和梧桐山风景区等滨水互动网,依托开放的滨水空间,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或节日活动,日益满足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和期待。
拓绿色经济之路,添生活艺术之美。罗湖区充分发挥片区背山面水的自然美景优势和深港交流门户的独特地理优势,探索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依托生态旅游、露营基地、低空经济等产业,罗湖区全面推动片区业态转型与升级,形成兼具水情教育、生态科普、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生态文化长廊。据统计,每年来到深圳水库及周边景点打卡游玩的游客超1000万,为区域带来社会消费超2亿元。
护守望相助之情,育人文情怀之美。在深圳水库湖畔,矗立着一座承载深港两地共同记忆的建筑——东深供水展览馆。这座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的展馆,记录着深圳水库从建设至今,一步步成长为深港两地生命之源的动人历程。馆内将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的实物展示与多媒体互动体验融为一体,穿梭于展厅中,不仅能够深入探究深圳水库的历史发展,更能深刻感受深港两地人民因水结缘、因水共荣的深厚情感。每逢“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展馆通过举办深圳水库开放日及环水库公益健行活动、深港青年饮水思源行动等,不断吸引八方游客到访,让“生命之源”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深港两地居民的爱国情感愈发炽热。
逐梦美丽河湖,续写“湾区典范”时代新篇
如今的深圳水库,已从默默守护的生命线蜕变为闪耀大湾区的生态明珠。当清晨的薄雾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白鹭掠过碧道上骑行的市民肩头,这座水库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
环库碧道
美丽河湖建设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发展工程。自启动申报“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以来,罗湖区以省级、国家级示范项目为鉴,将深圳水库治理经验升华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罗湖范式”——依托38公里特色碧道网络的闭环贯通,通过沙湾河碧道“水清、岸绿、活力、安全”的四维提升,以及环水库绿道串联八园的生态布局,构建起“人水相亲、产城共融”的都市河湖新形态。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潮头,深圳水库奋力打造美丽河湖新标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依托,构建起覆盖“源-网-厂-河”的智慧监管体系;以文化创意赋能生态空间,让东深供水展览馆的红色记忆与梧桐山艺术小镇的文艺气息交相辉映;以深港协同为纽带,将生态治理的“深圳经验”转化为服务湾区发展的“共享红利”。当无人机巡航在波光潋滟的湖面,当北斗卫星精准捕捉输水动态,科技与人文的交融正为这座“生命之湖”注入持续焕新的动能。
“水润湾区千帆竞,绿意盎然万象新”,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深圳水库,正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契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画卷上挥毫泼墨,未来将继续以水为脉,让碧波清流滋养两岸繁荣,让生态之美成为深港共荣的生动注脚,为全国超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交出一份“生态效益与人文价值齐飞”的时代答卷。
(图片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12
#报家生活秀#[个人]-[短视频]-《喵林匹克奥运健儿番薯》😋体操小将给大家表演一个10分稳稳落地的后空翻
咖啡脑袋速集合!2025 CAFEEX 深圳咖啡展来啦~8月22-24日相约深圳会展中心——冠军咖啡师现场开秀!手冲、拉花教学直接封神,小白也能秒变咖啡达人;全球咖啡豆大集结,埃塞俄比亚的花香、哥伦比亚的坚果香… 一口喝遍世界地图;“夏日续命清单”里的冰咖、冷萃、特调统统安排,各种口味一网打尽! 即日起—8月20日,带话题发布动态,我们将选出10位幸运鹏友,获得2025CAFEEX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本期话题】#深圳有“咖”味 【活动礼品】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8月20日 【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展会时间】8月22日-8月24日 【参与方式】带话题#深圳有“咖”味#发布动态,我们将选出10条优质动态用户,各送出深圳咖啡与饮品展门票2张。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于8月21日前及时兑换门票,逾期失效,不予补发。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