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锋”少年“圳”当时——翠竹雷锋月跨学科学习融合系列活动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通讯员 赵升龙 潘怡婵 文/图
03-30 14: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26日上午,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在一校区负一楼礼堂隆重举行《追“锋”少年“圳”当时》雷锋月跨学科学习融合系列汇报展示活动。AI制作的原创音乐与影像交织,生动回顾了自3月5日启动以来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精彩瞬间。从‘唤醒周’的社区服务到‘深耕周’的学科融合,再到‘收获周’的智慧评价,大家看到了翠竹少先队以系统性设计让雷锋精神扎根日常。

团市委副书记、市少工委常务副主任袁志雄在致辞中高度赞扬翠竹少先队的创新实践。他指出,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新时代少年应以科技赋能传承,以实践深化担当。他特别提到:“少先队员们在生态保护中守护绿水青山,在垃圾分类中践行低碳理念,正是特区‘先锋少年’的生动写照!”袁志雄副书记勉励全体队员:“你们胸前的红领巾,是信仰的底色,你们的‘微行动’,将汇聚成深圳发展的力量!你们要让雷锋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在心底里扎根生长,让学雷锋更加蔚然成风,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各中队代表高举活动旗帜列队入场。

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亚桥在总结中讲到,刚刚表演的两个节目一科技一艺术,一创新一传统,却共同奏响了“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强音。情景剧以AI技术打破时空界限,让雷锋精神焕发新活力;朗诵则以真挚情感和诗意语言,唤醒红色基因的永恒魅力。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通过“三周联动”的阶梯式实践,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穿越时空,感悟雷锋精神永恒魅力;二是学科融合,奏响五育并举华美乐章;三是实践育人,争做新时代“少年担当者”;四是传承创新,点亮新时代“追锋”明灯。为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提供了“罗湖样本”,让雷锋精神扎根鹏城。

原创情景剧《少年担当:点燃时代“锋”火(续)》是3月5日启动仪式上情景剧的延续,以科技赋能教育,用AI技术实现与雷锋的“跨时空对话”,生动诠释了“代码传递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剧中,队员们通过智慧校园系统、AI设计PPT、公益跑步等实践活动,并用英语表达向雷锋叔叔学习的决心,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展现了翠竹少年“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通讯员 赵升龙 潘怡婵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