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点亮职工梦,文化赋能产业兴!龙岗区第十二届“职工之星”决赛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李园 文/图
03-29 09: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谱写出产业工人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3月28日,随着聚光灯在龙岗区党群服务中心舞台亮起,持续两个月的第十二届“职工之星系列竞赛迎来最终章。

这个历经十一载淬炼的职工文化品牌,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浪潮中,已发展成为涵盖龙岗制造业、电子信息、服装、外贸、低空经济等多元领域的综合性竞技舞台,此次竞赛也再度成为全区职工展现自我风采、交流专业技艺、追逐梦想的优质平台,谱写出产业工人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回顾过往,龙岗区“职工之星系列竞赛已连续成功举办11届,累计吸引了高达10万人次的职工参与其中,已然成为龙岗区职工文化活动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职工群体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本届赛事不仅延续了“创新、技能、班组管理、才艺四大经典板块,还在此前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规划赛程、丰富竞赛形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各板块注入了全新活力与时代内涵。

赛事筹备初期,龙岗区各个街道积极响应,通过广泛宣传与发动,成功吸引了近千人次职工报名参赛。从最初的报名到决赛的最终角逐,整个活动历时2个月,在这期间,选手们历经重重考验,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近200名职工脱颖而出,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

决赛现场,来自各个街道、企业、行业的职工选手们各展所能,尽情释放自己的魅力。坪地街道的王鹏,是深圳市八通达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销售。他在比赛中表现出彩,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比赛为自己和企业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同时也让参与者有机会结交来自各行各业的同仁,彼此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王鹏分享说,在工作之余,他常常通过手机唱歌、上网查阅唱歌相关资料、在公园和广场练习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他所在的企业也大力支持他参赛,让他专心备赛,在舞台上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来自龙城街道麓园第一幼儿园的刘胜华,作为幼儿园园长,平时喜爱唱歌的她希望通过参赛给教职工树立榜样。“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收获了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更在与众多优秀选手的交流切磋中,实现了自我能力与认知的双重飞跃。非常感谢龙岗区总工会搭建的这个平台,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选手,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绚丽舞台。”刘胜华表示,看到其他选手的精彩表现,深感此次活动的高质量,认为赛事是一场汇聚龙岗区职工智慧与才华的顶级盛宴,激励着大家不断奋进、持续提升。

在横岗街道华侨新村社区工作站,李明浩的备赛历程成为此次活动的生动注脚。他带来的唱跳表演《护花使者》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李明浩表示,在工会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同事们主动帮忙分担工作,让他得以有更多时间投入比赛。“我准备了一个月,对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较为满意,现场观众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我,让我能够更好地发挥。”

"我们评委团制定的多维评价体系,涵盖专业度、舞台表现力、创新性、主题等指标,希望推动赛事向专业化、精品化迈进。此次赛事选手展现的水准令人震撼。"深圳市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文华奖”获得者辛亚飞首次担任评委便深受触动。在他看来,赛事具有广泛的全民性,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公平舞台,能够有效地挖掘更多企业优秀职工。

"每届赛事都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产业工人的成长轨迹,也映射着城市经济的转型脉络。"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深圳技术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支慧作为三届评委深有感触。她表示,历经12年的发展,龙岗职工之星活动越办越好,选手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参与度越来越高,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整体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她指出,活动对企业和职工的帮助十分显著,不仅能丰富企业文化生活,还能有力地助力企业文化建设,进而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当流水线工人化身舞台艺术家,当程序员指尖跃动数字音符,这些突破性场景正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生动注脚。龙岗区"职工之星"竞赛不仅仅是比赛,更是职工文化盛宴。通过多元形式,展现出新时代产业工人风采,为龙岗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凝聚力量,汇聚成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璀璨银河。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李园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