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大自然,坪山举行“每周半天计划”资源拓展交流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03-28 15: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

3月27日,坪山区“每周半天计划”资源拓展交流活动在金龟自然书房举行。坪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理,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秋来,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正红等齐聚现场,加快推进“每周半天计划”,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刘理、张秋来为导师代表颁发“坪山区首批校外教育导师”聘书,博士“智囊团”将带领坪山学子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坪山区教育局与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签订合作协议为坪山区校外教育基地注入“自然生态活水”。

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坪山区博士协会围绕“全市自然生态资源”“全域自然博物”“校外教育导师资源”作介绍并现场发布资源,三组资源从自然基底、城市空间、人才智库三个维度构建全域育人场景,为“每周半天计划”的落地执行,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素材及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持,助力坪山学子探索世界、全面发展。

在金龟村自然教育步道,马峦小学同学们化身“环保小能手”,用种子兑换环保承诺,家长志愿者参与摊位运营,村民驻足体验环保游戏。同学们利用学科工具包,完成市集筹备、定价策略、宣传推广等流程,并将市集上的收益转化为“环保纪念林”建设基金,在真实场景中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学校上学期已经开始了‘每周半天计划‘课程,将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探究和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在场的马峦小学老师说道。

据悉,坪山教育未来将继续深化“校内校外一体、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云端+地面”立体教育空间,既有AI实验室等虚拟探索场景,又有金龟步道等实体实践基地。通过跨校共享的实验室、体验馆、博物馆等多类型AI学习空间,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坪山学子在“虚实共生”中触摸自然脉搏。

(坪山区教育局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