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对谈录:一位南山干部的桂北手记》① | 资源的春

魏婷婷 文/图
03-28 14: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粤桂协作挂职干部手记

【开栏的话】

本专栏作者魏婷婷为资源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作为粤桂协作挂职干部,以“湾区来客”与“在地学徒”的双重身份,穿梭于“数字丛林”与“山水秘境”之间。当深圳湾的摩天楼群向云层递交GDP答卷时,在桂北群山的褶皱里,一座名叫资源的小城正用油茶槌敲打着另一种时间——这里的水芹菜与春雷竞速。魏婷婷透过一碗滚烫油茶里的秦汉余温、GDP增速表外的古法榨油声、比上市公司财报更固执的土鸡养殖论,用自己的视角注视着记录科技浪潮与原味乡土的变化。

在这里,没有宏大的政策解读,只有火塘边烤化的方言密码;不见流量时代的喧嚣,唯余资江灯谷漂浮的盛唐烛影。她试图在“深圳速度”与资源的“炊烟袅袅”之间,探寻乡村振兴的第三种可能——那些被大数据遗忘的晨雾、倔强生长的蕨菜、以及深藏在鸭头鱼尾里的尊严,或许正是疗愈时代焦虑的偏方。

资源的春

在四季如春的深圳待久了,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具象的春天。

深圳是一座节奏极快的城市,压力巨大,早出晚归,川流不息。季节的变化在这样的地方,几乎被抹去了痕迹。虽然深圳也是极美的,天总是碧蓝,阳光总是耀眼,簕杜鹃也红得热烈、紫得炫目。大沙河生态长廊总是风光秀美,但除了老年人和晨跑者,年轻的上班族似乎永远没空去走走。

在广西桂林不知名小县城资源,就很不一样。常态化的青山绿水,不能说明春天。跨城而过的资江,如一条玉带蜿蜒而出,但春天的玉带,总是格外青翠;青山在春天,也有着不同的色彩,山上的葱翠,三四天就会变幻颜色。新芽几乎是嫩黄的,而后变为嫩绿。山上的一簇簇树,往往嫩绿外包裹着翠绿,之后是油绿、墨绿。大自然的色彩晕染,超过任何一位美术大师。

近山只隔着一条资江,就是这样,每天披着不同绿汇聚的织锦,每天的绿都在调色盘里精心调配和晕染。在春天,树木、枝叶和花朵都有自己的节奏,虽是你追我赶,却不会一起冲刺到达。织锦之外还要如同古装美女,带上披挂。

春天的山上,总是氤氲着一团团丝绵般的雾气,仿佛触手可及,又好像会从指缝间溜走。远山确乎如黛,一层层,一重重的淡青色,墨色渐淡被隐去……在桂林,你会感受到国画山水并非写意,也很写实;你也会理解,为什么古人总是惜春、叹春、恨春短……春天确实太变化多端不可捉摸了,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它的表演。

当然春天走来,不止带着春风春雨春水春雾,还有大自然的馈赠。跟着本地人下乡,是很“有味道”的。边走边摘,边拈边尝。我曾一路尝了“酸梗”(注:本地叫法)、甜笋,看着大家变魔法一样一会儿摘一大把蕨菜,头还蜷缩着带着嫩黄嫩红,一掐一个不吱声;也曾没走两步遭遇停车,每个人都下去抱了一把苦笋回来,说这玩意配腊肉是一绝。田间水边还有野葱,炒鸡蛋香掉眉毛,各种适合煲汤也适合爆炒的不知名不中毒但鲜甜无比的菌子,凉拌的折耳根、蒲公英、马齿苋,腌制的椿芽,清炒蒜蓉的鸭脚板、水蕨菜、水芹菜、野老公(刺嫩芽),做成粑粑的燕子花、清明菜……那些药食同源的植物就更多了,资源县1802种野生中药材的生长地不是吹的。独活叶子清炒,根茎白灼切片蘸芥辣酱油,有种独特的桐油味儿,很上头;何首乌自然拿来煲鸡汤,补肾安神养头发。

在资源,没有都市的喧嚣和压力,大多数人早睡早起慢生活。资源的水土自然也是极好的,如果你也想看看活色生香的春天,或者在春天种下一颗种子,不妨来这座小城试试看。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赵明

(作者:魏婷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