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龙岗河畔新铺就的观景步道上,市民冯女士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感慨:“这水清得能照见倒影,跟几年前黑黢黢的淤泥河完全不一样了!”自去年11月龙岗河干流清淤工程启动以来,这条穿城而过的“母亲河”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水利部确定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深圳多条河流正在开展的清淤工程,正是深圳夯实流域水安全的重要举措。
作为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上游段,龙岗河曾因多年未系统清淤导致河床抬高、水域萎缩。2012年至2021年间,部分河段淤积深度超2米。如今,随着5公里河道完成科学清淤21万立方米,占工程清淤量超过95%,河道行洪能力已经显著提升。
更让市民惊喜的是生态景观的蝶变。曾经被淤泥覆盖的河岸已重现蜿蜒水线,新种植的芦苇丛随风摇曳,不时有白鹭掠过水面。“现在每天来河边散步的人明显多了,周末还能看到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常在河边晨跑的王先生注意到,清淤后河道两侧同步推进的碧道工程已初现雏形,未来这里将成为集休闲、健身、亲水于一体的生态长廊。
清淤带来的生态红利远不止于此。根据渣土分析报告,底泥中10-25g/kg的有机质含量曾让水体富营养化风险高发。随着淤泥被无害化处置,河水透明度大幅提升,水生植物逐步恢复。
龙岗河干流清淤现场
工程高效推进的背后,是政企协同的创新实践。龙岗区通过“河湖长制”构建多级联动机制,首创碧道与清淤“双工程融合”模式,优化工序衔接节省工期45天,减少重复开挖5公里。
“这次清淤不仅挖走了河道里的淤泥,更挖通了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该项目负责人表示,随着工程收尾,龙岗河将实现从“防洪通道”到“生态廊道”的华丽转身。
与龙岗河相似,去年同期,大鹏新区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开展了三溪河河口段志愿清淤行动。活动前通过多渠道发布招募令,办事处及辖区社区党员和群众积极响应,活动现场共清理河道淤泥面积900平方米,清理阻洪物10立方米,河道疏通立见成效。自2025年1月至今,大鹏新区水务局联动义工联等社会组织力量,陆续组织辖区企业员工、学校学生、志愿者等参与清淤,共同守护家门口的“水清河畅”。
三溪河河口段志愿清淤行动
三溪河河口的淤泥、砂石等阻洪物清理后,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风险,消除了因淤积导致的“死水区”。同时还通过水草种植、生物措施降解淤泥,加强河道养护,改善了水体自净能力,为鱼类、鸟类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栖息地,提升片区人居环境质量。
记者从深圳市水务局进一步了解到,近年来,深圳还陆续开展了深圳河干流及支流、茅洲河光明段、观澜河下游、福田河暗涵段等清淤整治工作,通过“清淤+生态治理”,2024年推进66条河道清淤、1.8万公里排水管道清疏,全年完成清淤量54.9万立方米,推动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这些工程不仅保障了水安全,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未来,深圳将继续以河长制为引领,不断加强辖区内河流的综合治理,统筹流域防洪排涝、水质保护、生态景观等综合提升,全力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水清岸绿、鱼鸟共生”的生态画卷。
(深圳市水务局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王雯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