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家园,水塘河道联合清淤活动掀起清淤热潮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河清
02-13 14:2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水畅其流、水清岸绿,拥有美好家园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元宵节前夕,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岗村内人头攒动,600余名省、市、区、镇、村机关干部、国企施工队伍、民兵、媒体代表、团员青年、村社区群众、返乡学生、志愿者等挥锹清淤,挖掘机等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这场由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牵头组织,多级多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联合清淤活动,吹响了今春兴修水利的响亮号角,掀起了水塘河道清淤的新热潮。

利用冬春时节组织群众开展水利设施修葺和清淤疏浚,保障春耕灌溉和防洪度汛,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河长制办公室牵头,联合省军区战备建设局、省水利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市河长办、白云区河长办、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旨在探索镇村小微水体、乡村河道常态化清淤模式,示范带动、深入打好冬春时节水塘河道清淤战役,进一步弘扬冬修水利优良传统,广泛凝聚民心共识,持续造福人民群众。

近年来,广东部分水塘河道因淤泥堆积导致功能退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防洪安全和城乡环境。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3年10月以来,省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部署清淤工作,省政府印发《关于利用冬春时节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通知》,出台了“清淤6条”。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南粤大地热火朝天。2023年10月以来,全省累计清淤7881万立方米,清理了一大批淤积多年的水塘、河道、灌排沟渠等,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改善了城乡水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振了群众积极参与治水的热情,成效显著。

“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强化河湖长制的重要抓手,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方式,意义重大,必须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黄志坚在活动现场表示。

“我们希望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像全民绿化、爱国卫生运动一样共同参与清淤,像打扫街道一样疏浚河道,像打扫庭院一样清理池塘!”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省水利厅副厅长陈仁著如是说。在2年时间里义务清淤200多条河道的志愿者黄生、黄龙也在现场积极呼吁,希望社会各界一起行动起来,主动投身水塘河道清淤,共同为建设绿美广东作出应有贡献。

南粤春来早,人勤地生宝。从龙岗村的火热现场到全省5688公里河道、1.2万个水塘、1.4万公里灌排沟渠的清淤战线,广东正以“党政引领、全民参与”的优势,传承千年治水传统,推动实现水畅其流、水清岸绿,重显桑基鱼塘美景。

(通讯员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河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