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达菁
03-22 09: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8号、9号大楼平顶仪式3月21日举行,11号大楼也已全面完成,标志着香港特区在创新科技和港深创科合作领域踏上新台阶。

据介绍,8号和9号大楼是湿实验室大楼,可提供符合不同生物、化学实验要求的设备。11号大楼是人才公寓,已可拎包入住。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平顶仪式上表示,河套香港园区是香港特区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一个"超级发挥平台",会利用好香港的高度国际化和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优势,把河套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桥头堡、高端成果的示范田和孵化器。

李家超强调,香港特区政府会为园区发展拆墙松绑,以变革思维突破发展局限,积极探讨在政策上支持人员、物资、资金、数据自由流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河套合作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具有"一国两制、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独特优势,旨在发展为联通内地与国际的世界级科技创新枢纽,以及国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河套香港园区占地约87公顷,由西至东分两期发展。国家高度关心河套合作区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也一直积极推动香港园区的建设工作。香港特区政府于去年成立了由行政长官出任主席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督导及协调各相关政策局和部门推展河套香港园区的建设工作。督导委员会已于近日举行第二次会议,行政长官就即将启用的大楼和园区未来发展,指示各局和部门以创新创造精神,提速提效推动工作。

香港特区政府于去年11月发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阐明香港园区的重点发展方向、策略和目标,从顶层设计引领园区发展的推进,同时细化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与深圳园区联动合作,推进大湾区创科高质量发展。

随着两座湿实验室大楼及一座人才公寓落成,香港园区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首批来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园区支柱产业租户的进驻,正式进入营运阶段。香港特区政府正全速推动第一期余下五座大楼建设,并在今年预留37亿港元,加快完成第一期的全部建设。园区第二期发展的详细规划会在今年内完成。

为支援香港园区的建设工作,继去年释出园区第一期发展约五公顷用地后,香港特区政府即将转移园区第一期发展余下14公顷用地上的社区隔离设施至其他地方,并于今年内完成土地平整工程,以释出有关地块予园区公司。公司会于今年内选取合适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借助市场力量加快发展。

香港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常任秘书长暨香港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麦德伟,以及香港港深创科园公司董事局成员等一同主礼平顶仪式。

仪式结束后,李家超参观了河套香港园区的11号大楼(人才公寓),了解其设施、环境、生活配套及支援,并与将落户园区的科技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达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